历史栏目
《南平红荔》观后感
作者:刘广
来源:沈海公司
时间:2014-04-2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4月23日,沈海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员工观看《南平红荔》电影。本部影片是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改编的一部正面、积极、感人和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围绕三个失足少年展开,凸现了詹红荔对工作的态度和个人魅力,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作为。
纵观全片,许多细节值得深思,它如一串音符,演奏中温暖感人、清澈宁静,平顺高潮交替,此起彼伏,过后绵延不绝。影片中的詹红荔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女人在法官、党员和妈妈等角色间的转换,我认为她是这么一个人:
她是一位人民法官,专业过硬、一丝不苟、敬业履职;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兢兢业业、服务为民;
她是一位慈爱母亲,心系儿女、言传身教、舐犊情深;
她是一个美丽女人,端庄优雅、心思细腻、韧性十足。
凡是她经手的案件,不管是庭前还是庭后,她总会四处走访了解和调查,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心中有爱,情系群众。作为一名优秀法官的同时,她也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在受到误会举报之时,体现出女人的柔软和天生不可小觑的刚韧,哭过之后,依旧是那个手脚干净、正气凛然的庭长。量刑准确、公正公平,推动了刑事诉讼法修订第275条规定“对犯罪比较轻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封存……”的通过,这无不说明其专业素质过硬,底蕴十足。
冰冷的法律与温暖的情爱之间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感情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取。当内心世界陷入情感的纠结时,也会深感无奈,这时她提醒着自己:“我是一名法官。”在严厉的法条面前,也许一切情爱都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但詹红荔却用自己的所作所为阐释了法律无情人有情的大爱情怀。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司法层面,更在于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影片首尾相应,把故事的开头放至在结尾,在红荔与同事过廊桥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桥是跨越障碍的建筑,我们得让孩子从我们桥上过去,不能让孩子落水。”这正反映出其致力于用法律途径为孩子找到一条融入社会之路的心声。跨越障碍的桥,小从司法角度思考,法官要有桥的连接作用,起到引渡公平和正义的效果;大到执政角度来讲,党员干部践行好群众路线,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信任融入百姓与政府之间。
身为一名公路建设管理者,在自己工作岗位当中,须铭记业主职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服务和协调好施工方。更何况作为党员,务必要做到清正廉明、求真务实,以扎实专业为基础动真格,以深入调查为依据务实效,只有这样从严要求自己,干在实处,方有实现走在前列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