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

作者:林国南 来源:温州大桥管理处 时间:2013-12-23

    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平凡、恬淡的度过,在午后品茗,看黄昏落日;是不断超越,不断拼搏,用忙碌将生活绘成浓墨重彩;是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很早之前就听过路遥的大名,但对他的作品一直未曾拜读。一天陪儿子去图书馆借书,不经意从书架上看到路遥的经典作品《人生》,该书深深的吸引着我,品读后让人思考良多,感慨万千。

 

    文中的主人公高加林生长在一片黄土地,与很多青年一样,他拥有雄心壮志,想要走出大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于是用功读书,期许知识改变命运。只是生活不是你一个人的生活,它不会一直沿着你希望的方向前进。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高加林受了很大的精神重创,好不容易当上了民办教师,又成为别人利害关系下的牺牲品。当看到昔日为人师的他挽着一篮子蒸馍去集市上时,我沉默了。我深深的难过于他那一刻的难堪。文人向来注重尊严气节,把它们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特别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当他在城里看到昔日的同学有安定的工作,幸福的享受生活时,他被刺痛了,我明白的,他们没有他努力,没有他优秀,可是他们过比他好的生活。可是这就是社会就是现实,生活的步伐往往不遵循经济学“等量代换”的原理。人生,常常都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在这个黑暗的社会,后门、关系往往胜于学识,也许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面貌。

 

    也许高加林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并没有对自己靠后门进入县城当通讯员感到有什么不对,他兴奋、幻想,他没有意识到平静的生活表面已经暗藏惊涛骇浪。这个充满了诱惑和欲望的县城,会将他带入另一段人生。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都是贪心的,欲望是一个难以填满的沟壑。高加林并不满足于他现在的生活,他想要平步青云,想要过更好的生活。生活的泡沫总是容易迷失人的眼睛,让他们在飘渺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寻空中的楼阁。他被名利遮住了,捆牢了。他将功利作为人生目标,广阔的生活空间变得狭隘单调,自己的心灵被别人左右着。面对昔日同学黄亚萍的追求,为了在大城市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抛弃了那个真心爱自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带给自己温暖,为他抚平创伤的女人巧珍。高价林的事业与爱情都不是实实在在的,充满了气泡。于是克南妈一份揭发信就让他失去了所有。他,失去了,完全,彻底,他变得一无所有,无论事业还是爱情。

 

    对于这样一个男人,我不知是该同情、理解还是责怪。我敬佩他能够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依然点燃理想的种子,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却不能谅解他拿爱情换事业的不入流。我只能说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农村的混乱体制,不适合高加林这个有抱负的年轻人。

 

    其实人生路漫漫,总会遇到浮云遮望眼的时候,总会有几步路放错脚步,很多时候都没什么,错了再调整,找回正确的轨道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你没有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回头,也许人生的轨迹就从此改变。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垂直的,没有岔道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高加林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人生的道路漫长、坎坷而又崎岖,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完美的。人生事事都难料,但我们却要事事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进取,让一切变得更好,而不能一味的依赖于那些黑暗的关系,要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要因一时的飞黄腾达而沾沾自喜、如狂似醉,忘却了人生旅途中的荆棘。也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放弃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时时怀着一颗平常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渴求自己能得到更多,失去更少,但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所得到的总有地方会失去,你所失去的总会在某个地方给你补上,有得必有失。当你得到时,努力珍惜,失去时,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