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工会在谈判中赢得尊重
“要找石牌人,上菜市场的豆腐摊准成!”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宣传委员日前自豪地对记者说起他们有着千年历史的豆腐产业。虽然石牌人现已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豆腐加工,可镇里有一家年缴税150万元的机械加工企业,其产品占据着国内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大量劳动力外出的今天,镇里的机械制造业依然红火。宣传委员说,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功不可没。
这家企业就是钟祥鑫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利润比2010年增长25%,员工月平均工资增长35.3%,达到了2300元,而且公司从没出现过用工荒。
“两不谈”和“一必谈”
2010年10月以前,鑫鹏公司对一线职工一直实行全额计件工资制。工会调查发现,一方面,职工对没有法定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工资不满意;另一方面,职工可以随时不来上班,也给公司增加了生产管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工会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首先,公司工会以工会小组、车间班组为单元,广泛收集职工对公司生产经营淡季、旺季时段的平均工资水平期望值,把握职工对工资分配的基本态度。其次,工会负责人及时找公司管理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把握公司利润状况。在此基础上,工会代表职工向公司行政发出了推行混合工资制的协商要约,即在计件工资制的基础上每月再另发一定数额的基础工资。
公司行政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工会的要约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利益,是一个有指导性的双赢方案。因此,公司采纳并立即实施了工会发出的要约事项。
鑫鹏工会主席黄力介绍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把握最佳时机非常重要。鑫鹏工会的做法是:“两不谈”和“一必谈”。所谓“两不谈”,是指在公司生产经营不稳定的情况下和公司遇到难题一时无法解决时不谈;“一必谈”是指针对公司每年春节后一线员工波动强烈的用工状况,工会必须与公司行政谈新一年职工工资的增长幅度。
鑫鹏工会在向公司行政发出工资协商要约事项前,都会做足准备。如向行政提供其他企业的工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与同行业公司工会及公司周边的企业工会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企业的员工工资水平,以便随时应答公司行政的咨询等。此外,在具体的协商过程中,工会还重视运用协商语言的表达技巧,以避免各种尴尬局面。
黄力对记者说,由于工资协商的开展,公司工会得到了职工的支持,赢得了行政的理解。如今,公司每天的班前会上,班长都会征询工会小组长的意见,以便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
协商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
以往,由于鑫鹏公司实行计件工资制,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仅靠所完成的工件维系着,对企业并没有归属感,员工流动量始终在30%左右。不稳定的员工队伍带来的结果就是经营的滞后性。近年来,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企业无法把握生产,失去不少商机。自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企业有了底薪,员工渐渐有了归属感,流动量也随之减小。
2010年11月刚刚施行混合工资制时,公司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导致员工每月的基础工资较低。为防止员工出现情绪波动,公司工会积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开导员工理解公司,用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际行动支持公司,帮助公司尽快渡过难关。2011年7月,当公司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后,工会又及时建议公司行政上调员工的基础工资,基础工资翻番,使职工队伍更加稳定。
除了工资,工会及时意识到,职工福利也是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内容。去年底,工会针对职工提出的免费供应工作午餐的意见进行认真调查后,及时向公司行政提出了员工的请求,并努力说服公司:提供员工免费工作餐虽然增加了公司经营成本,但有利于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此建议得到了公司的采纳,很快解决了员工的午餐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问题,工会向公司建议,把工作时间改为8点至16点,既保证了工时,还照顾了有土地的员工能够有时间回家干农活,进一步稳定了员工队伍。
此外,还有员工建议增设农忙假,员工提出,若放弃农业生产,仅靠打工赚钱,收入确实无法满足生活需要。
经过公司行政研究决定,增设有土地的员工每年10天农忙假,无土地的员工,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安排调休。此举为企业赢得了口碑,大大增加了员工队伍稳定的砝码。
现在的石牌镇,不仅满街豆腐香,还伴有机器响,好一派红火景象。(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江文 傅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