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劳模创新工作室业绩喜人
日前,市总工会国资工委组织部分企业工会主席和劳动模范,在海鸥手表集团召开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会。一轻集团工会、海鸥手表集团工会以及天津港“孔祥瑞劳模创新工作室”、滨海电力公司“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和城建集团“王世友劳模创新工作室”介绍了创建活动情况。
一轻集团工会将创建3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今年基层工会全年工作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将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徐红英劳模创新工作室、周文霞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津第二塑料厂制品厂杨渝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津津酒集团张震宗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津郁美净集团公司赵建民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津兰普里克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常占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等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重点培育示范单位,围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开发,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使劳模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活动的载体,推动带领职工成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谐型、安康型职工的阵地,真正形成“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
天津港工会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过程中围绕“精细化”开展工作,从起步初期至正式运作,采取全程监控方式,保证了工作室创建工作优质高效。天津港煤码头公司的“孔祥瑞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孔祥瑞领衔,针对人员结构特点,采取自用自取方式,定期开展“自助餐式”、“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传授交流。结合生产实际,对作业设备施行“专人专机包保责任制”,充分激发了员工自主创新能力,仅去年就实现技改创新11项,直接创效83万元。
市电力公司工会注重将创新工作与员工岗位实际、重点难点工作、企业创新建设、劳模及人才选树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人才密集的优势,使劳模创新工作实现了从自发到管理、从自由到目标、从个体到团队的转变,并由全国劳模李宝年、中央企业劳模孙伯伟、市劳模冯世运、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张黎明等四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挂牌运行。其中,“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组建了由劳模、专家及技术骨干担任组长的涵盖管理、变电、输电、配电、调度、营销服务等专业的6个创新团队,目前成员已超过50人。在日常工作中,张黎明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新型10千伏高压刀闸”等多项创新成果,夺得了国家级QC活动银奖。他总结的“黎明急修案例库工作法”使得10千伏故障查找时间缩短了40%。
城建集团工会依据集团产业和功能定位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从42名在职劳模中挑选了包括全国劳模刘伯军“重钢结构焊接、制作、安装与土建施工一体化”、市劳模王世友“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关键工艺的研究”、市劳模张振学“悬索桥梁景观结构和地下超大基坑设计的研究”、市劳模解鹏丽“优化混凝土配比、研发新产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等7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组建了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全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传、帮、带”的作用,带领职工不断巩固深化各项专有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使技术优势成为企业、集团发展的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