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问计于基层 服务于职工
6月9日晚6时半,夜幕快要降临。
杭城清泰街严衙弄的上城区社区学院的一个教室却灯火通明,由杭州市总工会举办的首期中药调剂员高级技师免费培训班开班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原来,市总工会在“双服务”大走访调研活动中了解到,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中药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型升级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瓶颈等情况。
经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协调,市总工会筹办了一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就是以培养中药调剂员高级技师为特定对象。来自中药生产企业的37名药剂员捷足先登,有幸成了高级技师第一批培训对象。
当然,这也是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大走访”调研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小小事例。
为深入贯彻根据杭州市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市总工会以开展“双服务”(上级服务下级、全会服务职工)活动为抓手,从3月7日起,组织108名市总工会机关和产业工会干部,组成33个调研走访组,分赴15个区、县(市)、经济开发区和10个产业的所属企业,开展“双服务” 大走访调研活动,至今已先后走访调研了82个乡镇(街道)、100余个村(社区),慰问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130余户,走访企业280余家,和1300余名职工面对面座谈交流,发放问卷调查3600余份,梳理各类问题165个,各级工会也上下联动开展这一活动。目前,大走访调研活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基层和职工排忧解难
市总工会以开展“大走访”调研活动为载体,把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落到实处。于近期启动了资助千名农民工上大学工程,即从今年开始,每年200名,用5年时间(至2016年底)资助1000名外地来杭务工创业的农民工圆大学梦。凡外地来杭务工创业、已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工会组织、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保费用、年龄在18至45周岁的农民工,经参加当年10月中旬全国成人高校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者,均可作为资助对象,申请就读杭州市“工大”业余大专课程。
启动新一轮万名职工免费技能培训计划,是市总工会于新近为职工办的又一件实事。该市总工会在“大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人力及各种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原预算安排的300万元培训资金有一定的缺口。对此,市总工会部门办公会议研究在原3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对培训缺口的资金按实际需要予以追加,从而为保质保量完成职工免费技能培训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总工会大走访中还根据基层工会的需求和职工群众的愿望,于4月14日别出心裁地举办了“牵手幸福”为主题的登山交友联谊活动,邀请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企事业单位的80余名单身青年职工参加联谊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择偶觅友的良好的平台,受到普遍的青睐。这一活动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不少区、县(市)总工会和基层工会纷纷效仿,在全市形成了单身青年职工交友联谊的系列活动。市总工会还于5月26日举办了以“天翼之约、爱在杭州”为主题的集体婚礼,50对外地来杭务工创业人员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喜结连理。
市总工会还根据基层工会的迫切需求,于5月连续举办了以提升基层工会干部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3期包括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在内的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职工生活保障、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关爱劳模优惠政策、工会经费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和参与社会管理等7个方面,来自各区、县(市)和产业所属的近300名基层工会干部参加了这一培训。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工会专业知识的业务培训,使我们对工会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工作起来心里更有底了。
把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落到实处
在“大走访”活动中,市总工会拨出专款50万元,切实帮助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定向用于为基层和职工群众“雪中送炭”。
时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永良率调研组走访地处建德市梅城镇南峰村一家私营养鸭企业,在鸭棚现场实地察看其养鸭业经营和发展状况。
当陈永良了解到该养鸭企业一时无法参加当地商业保险、养鸭风险较大这一情况后,马上会同建德市总工会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当调研组在走访中得知淳安县威坪镇凤凰村实施自来水入户“民心”工程资金缺口较大时,经市总工会党组研究后给予8万元资助,解了其燃眉之急。类似这样对不少基层单位实施的涉及民生项目,市总工会也分别给予了6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资助。
“大走访”调研活动还看重上下联动。
余杭区瓶窑镇总工会在下企业走访时,多家企业都提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就学困难”问题。该镇总工会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多家公办、民办学校联系协调,帮助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有效解决了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目前杭州恒立钣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校方建立了这一长效联系机制。
该区仁和街道一家布业生产企业职工莫福子上班时因工受伤,企业却一再推卸责任,未按规定给予落实工伤待遇。该街道在大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并加以核实后,立即会同街道劳动保障站一起出面调解,企业方遂按照省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30000元一次性伤残、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就在前不久,萧山区传出一件新鲜事。
该区靖江街道所属正凯集团公司的职工,在厂区内可布“楚河汉界阵”,空闲时,还能在乒乓球台前捉对厮杀。如果职工来了家人或亲朋好友,可在餐饮部点菜招待。理发室、浴室、阅览室、篮球场等生活和文体设施一应俱全。该公司还开办了小超市呢!就连购买生活用品和食品也不出企业大门。
这是萧山区总工会在走访调研中针对该区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远离中心集镇的偏僻地区、职工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设施较为贫乏的实际,在正凯集团进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在全区范围内布点推广职工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为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受到了企业、基层工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
市总工会“大走访”调研活动,通过与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面对面座谈、心连心交流等途径,真心诚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竭诚为他们排忧解难,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一大批工会创新工作案例在西子湖畔破土而出:淳安县总工会与当地广播电台联手开通了工会特约栏目,推广交流工会工作经验,为职工提供维权帮扶政策的咨询服务;上城区总工会开展了以进企业服务基层工会、进班组服务职工群众、进社区服务困难人员为主题的“三进三服务”活动,使之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主要抓手;桐庐县总工会开展企业职工学历教育活动,试行了把大学办进企业,办到职工岗位,深受职工和企业主的欢迎;江干区总工会推广“楼宇职工QQ群”,成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服务职工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