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从这里传递

作者:工人日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26

   将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整个揽入怀中的合肥市,一夜做大。

 

  在做大之前,这座本来声名并不十分响亮的中部省会城市,做强已有好些年时间。“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安徽”这句在安徽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在合肥人的口中被演绎得十分务实:做中部省会城市的“领头羊”。

 

  和这座处于疾驰状态的城市一样,合肥市的工会工作也在不断喷薄着激情,激发着能量。“实名制建会、台账式管理”的工会组建工作受到全总的高度肯定;创出五大品牌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获得全国性的表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设立以政府名义表彰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切中职工肯綮的种种新生事物乃至新生理念,让合肥市的工会工作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充满着活力与激情。

 

  以前人推着工作走,现在工作推着人走

 

  在合肥市总工会组织部工作的胡勇最近非常欣喜地发现,今年的工会组建工作与往年相比顺畅多了,因为工作刚布置下去不到3个月时间,全市已经完成全年95%的组建任务。

 

  新建工会组织一直是工会组织部门一项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繁琐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像今年这样的组建效率,如果搁几年前,不仅让胡勇想不到,也让合肥市总工会的很多干部都想不到。

 

  “之前的工会组建,很像数字式的组建。每年市总将组建任务数下发到各县区,县区再下发到乡镇、街道,最后各级再逐层上报全年新组建的工会数目。至于新组建工会的企业叫什么名字,工会的架构以及工作开展情况等等都不十分清楚。”胡勇说。

 

  针对工会组建中的这种模糊状态,合肥市总工会提出了“实名制建会、台账式管理”的工会组建新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每一年新增的企业、未建工会组织的企业以及已建工会的企业名录都会全部收录到市总工会搭建的数据库中。

 

  从2008年开始,合肥市总工会便开始着手搭建这个数据平台。

 

  市总工会首先制作了一个统计表格,通过各级工会组织对全市已建和未建工会组织的企业进行摸底。然后,市总再将其从统计部门得到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信息层层发给各级工会,与之前的摸底信息进行比对。最后,市总再将其从工商部门得到的全市登记在册的企业信息发下去让各级工会比对。

 

  合肥市总组织部的干部称这是一个经由“三下三上”的过程才建立起来的数据库。

 

  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阶段,一些基层工会主席会寻着街道上的门牌一个一个地去核实企业信息。即便对一些搬到异地的企业,工会干部也不是“核销了事”,而是逐一核实,直到了解到确切的搬迁位置才肯罢休。

 

  这是一项任务繁杂的工程,合肥市总不仅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最终建立起了一个经得住各方推敲的数据库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

 

  “此后的组建工作,市总负责寻找组建空白点,各基层工会负责落实,工作布置下去后,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由于前期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这项工作逐渐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由此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组建工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难了。

 

  工会四年《发展纲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五年规划”,合肥市的工会工作也有个“四年纲要”。

 

  2008年初,合肥市总工会新任领导班子开全国工会系统之先河,着手拟定了一份全市工会工作的《2009年——2012年发展纲要》,以期作为全市工会工作的总纲领。“四年纲要”经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通过后,交由市委办公厅转发至全市各相关部门。

 

  在这份“四年纲要”中,合肥市总工会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起来促发展,切实维权讲服务,突出重点办实事,体现特色创品牌”的基本发展思路,确立了“在全国工会系统创一流,在全省工会系统争第一,努力打造活力工会、实力工会、魅力工会”的总体发展目标。

 

  “这既是一个行动指南,也是一个自我加压装置。”合肥市总工会主席叶和章在纲要出台之后很快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任务分解计划。目标任务被具体的数字代替,并分解成阶段性的计划。每一项目标任务既有落实措施,也有时间安排;既有分管领导,也有责任部门。

 

  在“四年纲要”的引领下,合肥市总工会仿佛成了一个“创新工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实名制建会、台账式管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农民工免费上大学”、“农民工艺术节”等清新理念和新生事物,源源不断地从合肥工会输出。

 

  “更关键的是,这些理念和创新给合肥市的广大职工带来了关爱、实惠,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叶和章说。

 

  心里装着职工,脑里自有想法

 

  如果说合肥市总工会是一座“创新工厂”,那么叶和章显然就是这个“创新工厂”的CEO。和别的CEO关注消费者与利润不一样,叶和章关注的是幸福感和职工。

 

  “我们的所有工作创新都要为职工着想,要能在增加职工幸福感的前提下激发他们建设合肥的热情。”叶和章在给市总机关干部开会时,常常启发他们,一个工会干部,如果做梦都在想着职工,还会想不出好的办法吗?

 

  在合肥市总工会的努力促成和积极争取下,一系列重大支持工会工作的举措应运而生。

 

  5年来,合肥市委把工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听取并及时研究解决合肥工会工作遇到的新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合肥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为工会履职增添了法律保障。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同时,市政府与市总工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联席会议,解决了许多与工会工作和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困难和问题。

 

  更多的资源和手段经由工会组织传递着、辐射着力量和热情,也为合肥这座奔跑着的城市送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