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胡锦涛同志今年初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一论断深刻提示了思想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人人都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问题。精神家园是人生的最高“指挥部”,是精神的长城,应该是最坚固的堡垒。如果这里突破了,其他的就会土崩瓦解。事实也充分表明,淡忘了或丢失了精神家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不可能在正确的航道上扬帆远航,战胜惊涛骇浪,达到理想的境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许多诱惑、挑战和难题,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理想是一盏明灯,能刺破重重迷雾,照亮前进的方向;信念是一泓清泉,能滋润苦难艰辛,永葆内心的力量。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言行失范,甚至出了腐败问题,核心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是自己打倒了自己。要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在领导干部的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进,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建设好自己精神家园的根本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体现就是忠诚于党和人民,这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是党性的第一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只有忠诚于党,才能坚持不懈地为党的纲领和目标任务,努力奋斗,奉献牺牲,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只有忠诚于人民,才能亲民、敬民、爱民,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公仆本色,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性。
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的地位和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人民赋予我们权力,让我们通过各种手段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个根本,脱离了群众,不认真琢磨怎么搞好工作,而是成天谋划自己甚至追逐私利,精神家园就会因此而荒芜,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现实中,在极少数干部中存在官僚主义盛行、群众观念淡薄、决策脱离实际、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很有意见。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引以为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不搞主观臆断“拍脑袋”决策,不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现象,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干净干事,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重任的“资格”,才能敢于任事、以正压邪,才能健康发展、成就事业。我们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圣洁而光荣,不干净的人没有资格。在干净干事方面要真诚,不要自欺欺人,不欺己才能不毁己。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自己要堕落下去却很容易。多数腐败分子并非不知道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并非不知道党纪国法的约束,也知道东窗事发后会身败名裂的后果。看得清,但忍不住,往往心存侥幸,突破了理智、道德乃至党纪国法的防线,酿成苦果。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才是对党员干部的真正关心和最好爱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把监督作为“防火墙”、“杀毒软件”,视监督为成长进步的保障,自觉主动接受批评和监督,才能在安全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