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深扎信仰之根坚守信仰高地
信仰是什么?信仰作为人类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信仰好比人生的“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对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进行根本控制的思想理念。不同的信仰,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观,体现的是观察事物的不同的方法论。
正是因为坚定的信仰,让1921年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28年后建立了新中国,夺取了全国政权,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艰难、艰险,越能检验信仰的虔诚,体现信念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没有被国内外敌人的坚船利炮打倒,没有被别有用心者的鲜花掌声醉倒,没有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曲折压倒,就是因为一大批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也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革命者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无论面对强大凶狠的敌人还是面对极度艰难的环境,都能够做到坚忍不拔、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才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歌,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当前,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动摇了,信念不那么坚定了,他们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真理信鬼神。其实,信仰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重要。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崇高的信仰始终是思想的旗帜,是我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正如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不管对一个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民族来说,信仰都是指路明灯,是精神支柱,是最强劲的动力,更是力量的源泉。
特别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想政治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斗争焦点由动摇政治立场转向开放交流,斗争方式由外部围攻转向内部演变,斗争对象由领导干部转向普通青年,斗争渠道由传统媒介转向信息网络的今天,信仰显得更为重要。能不能保持坚定的信仰不动摇,能不能做到头脑清醒、政治敏锐、态度鲜明,就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试金石”。
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当我们享受着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享受着祖国建设带来的丰衣足食时,我们不仅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继承革命前辈最有价值、最有力量、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自觉肩负起当代共产党人应有的历史担当,还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在学中懂,在懂中信,在信中用。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需要精神文明引领;越是思想文化多元,越需要主流意识导向;越是信仰缺失,越需要党员干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只有党员干部深扎信仰之根、坚守信仰高地,全党同志坚定信仰,才能不断凝聚起各方力量,推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