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安全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手段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位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刚步入厂区,首先闯入眼帘的就是现代化的制造设备,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然而,对于外来参观者来说,最能引起注意的要数设置在每个立柱间的安全警示语:“安全是无形的节约”、“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员工最好的福利”等等。
8月23日,记者跟随太原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采访组到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感触最深的就是,许多企业把安全当作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
公司老总担任安全员
当日10时许,记者来到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啤酒太原公司,该公司的几位高层负责人听说采访组来该企业了解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早早就做起了准备。然而,作为该公司“一把手”的孟凡青却迟迟未露身影。正当大家欲问详情时,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天是公司孟总安全检查日,孟总正带人在厂区内巡检安全生产的相关情况。我们公司的每个相关负责人都是安全员,都有安全巡查任务。”说话间,这位工作人员指着另外一位公司部门负责人说,他戴有红色的“安全员”标牌。
到生产车间参观时,几名工作人员赶紧把工帽发给参观人员,该工帽的特别之处在于,帽子上系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小耳塞。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啤酒灌装车间的噪声相对较大,进入该车间时必须做好降噪防护。
除了特殊的工帽以外,对于该公司的员工来说还有项“法宝”——— 特制工鞋。一位工作人员指着脚上穿着的工鞋介绍说:“这种鞋是特制的,鞋面和鞋底全装有钢板,这种鞋在碎玻璃上行走如履平地,灌装车间难免有酒瓶破碎的情况,有了这个‘宝贝’,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孟凡青说,企业在生产之初,首先要做到安全和环保,在这两个前提下才能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当今的企业来说,安全、环保既是社会责任,也是企业保证效益的重要手段。
安全检查警钟长鸣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2002年7月开始建设。该区重点引进IT、新材料、机械电子、生物制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
随着一批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如何让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该区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8月13日,该区公安消防大队对位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庆云街的太原市拓力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单位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当场责令该单位立即停工,并下达了公安行政处罚告知书,对该单位处以3万元的行政处罚。8月14日,对该公司进行复查时发现,该单位员工蔚双栋擅自拆封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大队张贴的火灾现场封闭通知,依据相关规定对当事人处以10天的行政拘留。
“不断的安全检查,就是想让企业警钟长鸣。”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监部门负责人说,对于检查发现的企业安全问题,该区一定严肃处理,如位于坞城南路189号的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之前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已做得相当好,但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该单位遮挡消火栓,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为让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决定责令其当场进行整改,并行政处罚3万元。他说,安全事故可防可治,而安全事故发生多数为责任事故,只有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了,安全生产事故率才能下降,这也是“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