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红豆杉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5-28

    行走在巍巍五百里的井冈山,最难忘的就是井冈红豆杉了。
  
  初春的井冈山,处处绿意盎然。茂密的树一棵挨一棵,枝接枝,叶连叶,高的,矮的,密密麻麻,亭亭玉立,修直挺拔。一丛丛,一簇簇,相拥相抱,连绵起伏的大山恰似绿色的海洋。
  
  “红色井冈,绿色氧吧”,井冈山的老表喜欢这样介绍井冈山。
  
  一步步走进绵延的山岭,在高山密林间,在悬崖峭壁处,在山涧溪水中,一棵棵红豆杉,同崇山峻岭共存,与重云叠雾相望。远处看,刚劲挺拔,像极了当年站岗的红军战士,神采奕奕;近处看,绿荫硕健,又像耸立的巨人,郁郁葱葱。
  
  一直固执地认为,一棵树就是一个人,树是通人性的,是有灵魂的。井冈红豆杉更是如此。在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就有两棵传奇的树,生命的树。井冈山人自豪地将他们称之为“神树”。
  
  毛泽东旧居是独具特色的客家建筑,有亮丽的白墙,整排的院落连成一体。屋后,有两棵常青树,一棵是红豆杉,另一棵是凿树。两棵参天大树,威严十足,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相传,这两棵树有上千年的历史,颇有灵性。最传奇之处,在于他们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1927年10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住进了富有客家风格的“白屋”,他在这两棵大树下纳凉、读书、思考、练兵,也经常在此和百姓促膝长谈。两年后,毛泽东带领红军撤离井冈山,敌人进村烧杀抢掠: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井冈山人要换种。这两棵树也未幸免于难,它们被烧得惨不忍睹,枯萎败死。
  
  到了1949年,这两棵树竟然又神奇地复活了,抽出了新枝,发出了新芽,两棵树的枝丫彼此攀爬相扶,慢慢出落得比以前更加秀丽挺拔。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来到这两棵树前,惊奇地发现两棵不同的树竟然破天荒地一同盛开着同样的小白花。
  
  两棵树枝繁叶茂,巍然傲立,就像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新中国,一点点地繁荣昌盛,翘首世界。
  
  “井冈山的红豆杉,是革命的红豆杉。”一棵棵参天的红豆杉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红色历史。井冈红豆杉是英雄的树,是革命的树,是信念的树。红色的红豆杉见证了黄洋界的战火硝烟;见证了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将自己滚烫的鲜血染遍红色井冈的豪情壮志;见证了吃着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的无限喜悦;见证了“红军阿哥慢慢走”的柔情断肠……
  
  井冈红豆杉,相思革命树。心怀虔诚地仰望它们,小心翼翼地触摸它们,就像怀念起革命先烈在井冈山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