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给思想“号号脉”

作者:宁夏日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5-29

    人的思想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中,难免会沾染“病菌”,渐渐失去抵抗力。党的肌体由千万个细胞组成,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细胞。面对一些不良影响,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党员干部必须常给思想“号号脉”,清除思想垃圾,增强免疫力。

 

  号准思想庸俗之脉,清除“致病之癌”。思想庸俗是党员干部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以及由此滋长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和党员基本条件要求的思想倾向。思想庸俗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表现。当前,极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动摇了,信念不那么坚定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真理信鬼神。其实,信仰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重要。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崇高的信仰始终是思想的旗帜,是我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党员干部一旦动摇和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欲识长空月,先除眼内尘”。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需要精神文明引领;越是思想文化多元,越需要主流意识导向;越是信仰缺失,越需要党员干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把准思想庸俗之脉,清除“致病之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在学中懂,在懂中信,在信中用,坚守信仰高地,深扎信仰之根。

 

  号准思想松懈之脉,清除“溃坝之蚁”。人的思想一旦松懈,必然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久而久之会导致党的事业停止不前,甚至滑坡倒退。“事业自古靠实干,未见长城言垒成。”治疗思想松懈的良药就是聚精会神抓落实。党员干部必须知责思为、履责能为、尽责善为,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进性,决不能做“溃坝之蚁”。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对于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重要性。有的思想懒惰,不注意学习,不思考问题,观念错位,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有的标准不高,工作马马虎虎,被动应付,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有的缺乏朝气,哪里条件好就往哪里钻,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跑,好高骛远,作风漂浮。这些,早就背离了党的宗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思组织之托、常想肩负之责、常念群众之盼、常省自身之失,用先进文化涤清思想上的灰尘,时时处处保持党性纯正、人品纯厚、官德纯良。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把工作岗位当“考场”,把行使权力当“考试”,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谋发展上,把功夫下在促和谐上。

 

  号准思想浮躁之脉,清除“萧墙之祸”。古人云:“浮为名,躁为利。”浮躁的根源在于名利思想作怪。思想虚,势必抓不实;思想不端正,工作必然有偏差。当前,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少数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出现滑坡。有的谈金钱多于谈奉献,讲义气多于讲正气,爱美色多于爱本色;有的不讲原则、明哲保身,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搞所谓“曲线致富”;有的对上曲意迎合,对下颐指气使,不深入基层,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保持高度警惕,就可能在利益诱惑面前打败仗、摔跟头,引起“萧墙之祸”。因此,党员干部要敢于把自己置于阳光之下,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正之风不染,不净之地不去,不法之事不干,不义之财不取,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不为色所诱。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像“洗脸扫地”一样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始终坚守德行操守,自觉摒弃非分之想,节制无度之欲,淡化名利之心,做人有底气,做事有硬气,做官有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