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作者:潘治 来源:温州大桥管理处 时间:2015-04-28

  歌手汪峰的歌曲《北京,北京》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他说:“咖啡馆和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初次听到这首歌,这句词就紧紧抓住了我的耳朵。霓虹灯鲜艳的光在黑暗中流窜,看起来似乎是它们繁华了夜晚,实际上,却也是它们打破了唯一真正静谧的黑夜,那是人们的心真正可以静下来的时候。
  我一直在想,人们拼了命地涌向温州这个城市,是因为在波光粼粼的水塘中,爱慕它的灵动,还是在用汗水堆砌的古老石墙上,欣赏它的深刻;是因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享受它的繁华,还是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感受它宽容。大概是因为这是一个被梦想包围的地方,好像在这里你抬起头,就可以触摸到梦想,你踮起脚尖,就可以抓到你人生最想得到的东西。想象着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安全感就会把自己包围。
 但我始终觉得,安全感和自信心都是自己给的,无论身处何地,能促使你前进的都只有自己。我没有能力作出一个统计,看一看,在温州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多少人是真的在为梦想生活,多少人有梦想,多少人能在用心体味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神秘、沉着和厚重,多少人没有迷失在它的繁华里。我所见到的一些人,在不起眼的地方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却是无比认真和执着,也有一些人,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肆意挥霍着大把大把的时光,把精力和执着花在享受上。在那么多繁华美好的背后,掩饰着的叫做物欲横流。
 我不禁又回想到汪峰的词,咖啡馆和广场隔着三个街区。为什么会比作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咖啡馆,更多的代表着富裕生活,而广场是大家无论地位高低,男女老少,不分职业的人们的聚集地。
 咖啡馆显得如此优雅富有内涵,让人艳羡,然而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赚来咖啡馆一席之地的人又有几个?多少人为工作为梦想奋斗,而不是每天都栖息在咖啡馆,商量出自己的未来。多少人可能并没有金钱和时间,真正去咖啡馆体会闲情逸致,只能在广场的长椅上告慰自己疲惫的心灵?
 这三个街区的距离,霓虹灯与月亮的距离,就是梦想的距离。
 爱因斯坦曾经有过关于人生价值的论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放出来”。释放自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自我的解放并不取决于你在哪里,而在于自我是什么样子。当一个人抓住了自我,无论他是身在北京,还是身在尘埃里,都能解放自我,都不会与他的梦想有霓虹灯与月亮的距离。有人问我自我是什么,我们去哪里寻找自我,如果你为此而茫然,那么试着问问呢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想做什么,最热爱什么,而每一份的热爱又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不负责任的热爱只会让梦想最终沦为一场噩梦。
 所以,别再踮脚眺望温州,别再眺望梦想彼岸的风景,脚踏实地的时候,感受导致真正的自己的存在,就是与梦想最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