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众所周知,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对于书籍的称赞,各种名人名言更是多得不胜枚举。生活中也有各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等等之类的感叹,总之,读书是件众人称颂的好事。
诚然,在看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个题目时,仍旧恍惚了下。生平读了那么多书,抉择最喜爱的一本却是那么难。人生最受益的不一定是最爱的,但是最爱的肯定是带给你最多记忆的。仔细的思索回忆了下,发现有那么一本像是生命中的红线,一直串联着我求学生涯里的点滴生活痕迹。想必没有人对中国四大名著是不熟的,但是熟读确实有难度的。过往的这么多年头,我一直细细咀嚼着红楼梦这本带着时间厚度的书籍。
记得从小的时候就喜欢挖一些杂书看,在家里破破的纸箱里,曾经翻出来一本图画版的格列佛游记,手绘印刷版的倚天屠龙记。小孩子识字不多,看不大懂文字,却是很喜欢看美丽的图画,被图画本里面的人物情节深深的吸引。在长大后,看着同样的小说文字,总有那份儿时的快乐记忆。那时候年幼的记忆里,红楼梦是本小孩子看不懂不能看的书,带着一份神秘,一份好奇,我慢慢长大了。
初中那会儿,小面积的学校里,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它其实就是个小房间,被书架绕出一个个小走道,我们半大不大的一堆孩子拥挤着在翻找自己想借阅的书籍。书架上的书标价都是几毛几分的,便宜又实惠,我们欢乐的当着一只书虫,飞在满是浓浓墨香的纸片中。有次无意间发现,在书架最下层的柜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本精简版的红楼梦,令人瞬间眼睛一亮,急切的捧出那本泛黄的一册。书里深奥别扭的文字叙述,让我看的半懂不懂,但是仍旧深深地吸引我继续读下去,想知道文中那对爱恨交加的情人命运如何。但是后半段荒凉的家道中落,一直让我读不下去,于是红楼梦以一半是绚烂的百锦图一半是枯黄凋零的秋色印象在我初中记忆中烙下痕迹。
上了高中,手头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生活费,怀着读完红楼梦的心情,攒钱买了本当时最畅销完备的一版印刷本,文中的详细注释加上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厚度,阅读起来方便了许多。不单单品味宝黛的爱情,美丽的金陵十二钗,还有清朝的各种文化,社会现象。在更多的接触中,开始可惜曹雪芹的后几十回的丢失,总说后期高鹗续写的改变了当时曹雪芹的本意。
念了大学,红学这个名词开始出现在生活当中,原来还有那么多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以贴近曹雪芹的角度,解读红楼梦,破解丢失的章回。这么多红学研究者中,受刘心武老师观点的影响最深,被老师带领着,认识了真假宝玉,接触了当时的仕途模式,理解了贾府家道中落的必然性。长大了,看事物的角度深度总有那么点不一样了,红楼梦在我的枕边陪了四个春夏秋冬,我不断的翻阅它,它也在看着我成长,曾经雪白干净的纸张,在岁月的摩挲中渐渐发黄。现在出现的电子书,分走了纸质版书籍曾经的地位,增加了便利是毋庸置疑,但是却永远无法取代有生命厚度质感的纸张。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捧起那本带着重量的书籍,才能真正的融入淡淡的文字。最喜欢的一本书,永远藏在那份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