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瞿溪河上赛龙舟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一监理办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瞿溪镇雄溪村。
5月11日下午监理办利用五月端午节放假半天,员工们午饭后结伴赴瞿溪镇观看“五月端午赛龙舟。”
瞿溪以三溪河主流瞿溪河而得名。瞿溪素称浙南古镇,是有名的侨乡,1200多名华侨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该镇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依瞿溪河北岸而建的瞿溪老街保留了大量晚清时期建筑,是我市农村古集镇形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唯一遗存,已被列入《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始建于晋朝的普明寺,规模宏大,犹得晚清风貌;筑于明朝中期的分水城,全长500多米长;建于宋时的八仙岩吕祖殿、明时的埭头水闸、东晋时的肇山村肇山寺,宋之薛景石、明之何文渊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现代文坛巨星琦君文学馆坐落境内。
大家来到瞿溪河边,只见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顿时,人们立刻欢呼起来“红队加油!”、“黄队加油!”喊声震天动地。过了一会儿,从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条条龙舟陆续地划过来,荡漾在碧波里。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参赛的龙舟可真多啊! 有节奏的鼓声、锣声、呐喊声,响成一片。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整齐号声,奋力地划着,你追我赶,毫不相让。一对对龙舟就像是离了弦的箭向前进发。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比如浙江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活动,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通过观看龙舟赛大家看到龙舟竞发中激发出来的风尚和品格,看到划舟人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意志和信念。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一名监理人,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荣誉,我们需要龙舟精神。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监理工作方针,精诚团结,永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