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收费站点——我的“T型舞台”
作为1998年温州大桥开通的第一批征收人员,大桥十四年来的变化就像一卷胶片,在每一个朝晖夕阴的日子默默地放映着真实而朴素的影像。14个春冬,5110个日夜,122640个小时,我想这一串带着凛冽与炙热的数字足够让这个地方在我心里烙下一个深沉的痕迹,就像岁月留给大树的一圈圈年轮。
想起当初公路刚开通的时候,收费模式简单,仅限温州大桥一段,从龙湾到琯头7公里左右,通行的车辆屈指可数,公路像是安详、静谧而甜美地沉睡在瓯江两岸。而如今繁忙的征收一线、人工车道、ETC车道,密密麻麻地镶嵌着载满辛劳汗水的车辆。环视整个站点,整洁而有序,通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征收人员彬彬有礼地迎送车辆。一声声的“你好”、“请走好”显得格外悦耳与温馨。我们用优质的态度和规范的行为来诠释温州大桥的服务理念。
作为女性班长,我没有那种高大威猛的气势,但我拥有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耐心、诚恳,如初春的高山融水般,汩汩流淌在我的班组,使其在整体创优上勇往直前、不甘落后。
我的工作是繁杂且琐碎的,当班时间内要随时关注收费站点的动态,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同时要去关注组员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旦发现不规范行为就要及时去提醒并纠正。每个班次要正确做好道口运营记录及站点通行卡报表等等,保证站点的正常运作是我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除了以上的工作任务外,还有更多的职责,比如有效的执行上级领导的决策,顺利的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做好组员的沟通及引导工作,还要充当全方面的能手。总之,职位不高,责任不小。每一天的工作总会激活我体内的各种细胞来应对复杂的问题,尤为难忘的是那次的异常情况处理。
一天中班的中午,一辆ETC车辆由于超速行驶而差点撞上来不及升起的ETC自动栏杆,吓出一身冷汗的司机态度强硬,坚决要求我们给出满意解释,甚至拿出手机进行现场录像。当时我诚恳地解释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向他介绍了超速的危险性,那司机知道自己违规,虽然消除了对我们设备的质疑,但却对我们的服务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他说:“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们只一味地解释原因,完全没有照顾到我受惊的情绪,我对你们的服务不满意!”这番看似无理的要求让我一时语塞,高速旋转的脑神经在降到冰点之后瞬间回温:“对不起,是我做得还不够,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知道服务的更高层次,是你给我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谢谢你!麻烦您下车,让我给您倒杯水压压惊、解解气好吗?”那司机听了以后,情绪也平和下来,这才满意地驶离了站点,绝尘而去,无影无踪,但留给我的却是满脑子的思考……
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大同小异,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记得有一天,一位青年捂着肚子急匆匆地来到大桥北收费站寻求帮助,他思维混乱,只是一味地称自己头部被车撞过,要求帮忙送医院。我在得知该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10”。警察迅速赶到,却被该青年误会是假冒的,不愿意接受帮助,于是连警察也无奈地走了。由于怕这位青年在高速公路上乱窜出危险,我只得耐心得向他了解情况,得知他是湖南人和家里的电话后,我便立即给他家里打了电话,他母亲接到电话后非常焦急,告诉了我他儿子舅舅在温州的联系方式,于是我又给他的舅舅打了电话,告诉该青年现在的状况,他舅舅得知情况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收费站。从他舅舅口中得知,该青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这次出走使得家里人非常担心,若不是高速收费站这边及时联系他,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最后我还协助联系了高速交警,把他们送到温州东出口。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尽管这事前前后后把人折腾地够呛,但我觉得能帮助一个无助的陌生人,能让一个病人安全回到亲人身边,心里依然是欣慰的。
收费站点是我的工作岗位,收费亭、安全岛、收费广场就是我的“T型舞台”,在收费站点——我的“T型舞台”上“表演”已成为我的使命,有时节奏欢快,有时节奏缓慢,有时剧情跌宕,有时索然无味。每个班次,我都会在我的“T型舞台”上认真“表演”12个小时,直到完美落下帷幕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