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正说洪承畴
洪承畴在明末清初对当时的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早年在明朝担任过延绶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以及蓟辽总督等要职,深受崇祯皇帝的宠幸,也为明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在松山对清军的作战失败被俘后投降了清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并且不遗余力的为清朝消灭南明政权和农民军,对清朝统一中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这位在明清鼎革之际涌现出的风云人物一直到现在都褒贬不一:有人说他顺应时代潮流,是个“识时务”的“俊杰”,这些人也等同于认为史可法之辈是用亿万无辜百姓的鲜血成就自己的声名;而有些人却把洪承畴和秦桧、张弘范、宁完我、范文程、孔有德说成一类人,那自然就是“汉奸”,这可是国人十分敏感的名词。当然,这东西我们也说不清,但至少可以说洪承畴在当时是被人看不起的。
洪承畴投降清朝以前,崇祯皇帝让他兼任了很多要职,几乎已经将明朝的生死存亡都压在他身上了,(这对于生性多疑的崇祯更是难得了,只可惜他把不该疑的袁崇焕给疑了,该疑的倒没疑。)洪承畴也老爱跟别人吹他对崇祯怎么忠心,并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客厅中央,也就是“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洪承畴投降清朝后自然不会在提此事,后来有一年春节的早上洪府大门上贴起了一副新联,上下联均是当年洪承畴旧句,不过后面各添了一个字,两句成了“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多了两个两个虚词眼,一叹一问,极尽讥讽,可谓一字之增,境界全出。确实洪承畴受的“君恩”是非常的深的,洪承畴在松山战败后,当时传言他已经殉国,崇祯皇帝非常伤心,亲自撒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这在封建社会“人臣”中的待遇可以说已经到顶了。可是他却帮清朝直接收拾了三个南明政权中的两个,还杀害了明朝的五个亲王以及很多抗清的明朝大臣和将领,“ 臣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抗清义士夏完淳被俘后对审判他的洪承畴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搞得洪承畴灰头土脸、十分尴尬。以后的石斋先生黄道周也是这样骂洪承畴的。
洪承畴他高官厚禄、威势显赫,但亲朋故旧却视之为奇耻大辱。洪承畴60生日时他的一个门生披麻带孝到大厅之后号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崇祯皇帝御制悼洪经略文》,一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洪承畴被弄得无地自容,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偷眼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面红耳赤,也无可奈何。一次在阴历“谷雨”时节洪承畴与客人对弈,其间丫鬟送茶,客人饮罢,只觉清香扑鼻,便随口道:“我道茶香这样浓——原来是‘雨前茶’!”洪承畴张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几乎忘谷雨。”洪让客人续下联,客人道:“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两朝领袖”是指洪承畴在明清两朝都做大官,“别清明”字面意思与上联的“忘谷雨”相对(“谷雨”“清明”都是阴历的节气),而实际却是骂洪承畴受明恩却降清朝,哪儿还有“清明”可言?
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道。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何以会一改素节?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抡起枣木拐杖,夹头夹脑就打,口中骂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洪承畴成为镶黄旗汉军,按清朝定制,旗下命妇须轮番入侍太后。洪老太太二千里迢迢征程,不辞跋涉,借题发挥,就是要为前明遗民志士出一口恶气。后来洪承畴在家乡修了府邸后竟没有一个亲人愿意居住,洪府落成后,洪承畴曾到家乡搬请母亲,他母亲深明大义,故意穿着出嫁时的衣裳,端坐堂上,就是不肯住洪承畴所建的府第,洪承畴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其弟痛于国亡兄降,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英都造了一只船,偕母坐在船里,泛于江上隐居生。后人为纪念他的民族气节,在他舶舟隐居的石壁上,刻下“素月孤舟”四个大字。洪承畴的妻子莲心愧于丈夫的变节,愤然剃光头发住进尼姑庵。相传泉州有一“双忠庙”,是洪承畴之弟洪承畯所建,祭祀唐朝的抵抗安禄山的民族英雄许远、张巡。当时洪承畴已降清,其弟深恶痛绝,于是在该处建立此庙,而庙中的许远两个手指头正指着洪承畴家的大门。
洪承畴生前不仅不容于亲朋故旧,还受到满洲人的猜忌。例如多铎平定南京后,清廷以洪承畴名望昭著,派他镇守南京兼管东南,同时也派了八旗满洲将领昂邦章京、工部侍郎巴山监视他。 顺治原来答应的“不吝封王之赏”也没有兑现,直到顺治临死前才给予洪承畴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准予世袭四次,轻车都尉是清代赏功爵位倒数第四,连五等爵都没有进去(公侯伯子男)。洪承畴死后,赐祭一般,奉上谕写的祭文中还语多讥讽。乾隆年间朝廷编撰《清史列传》,乾隆认为:洪承畴大节有亏,列为贰臣!但是,同时又认为他是有功于清廷,所以,列为贰臣甲等。我想如果有十八层地狱的话,洪承畴在那里看到他的乾隆主子对他的评价估计也只能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