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辩证法随谈》的一点体会

作者:新闻审核员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0-11-07

温州地方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张祖海

 

        今年以来,按照发展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荐好书、读好书”活动,并推荐23本书,要求每个党员进行选读。我很想阅读李瑞环著的《辩证法随谈》这本书,但在温州和外地都没有买到。最后,只有上网进行阅读。上网阅读与阅读印刷品书籍感到不一样,阅读印刷品书籍时,一本书在我手里,有一种相对的安定感和归属感,读起来相对比较认真,思考也比较多。正如当代作家王蒙所说的“书是要捧着读的”,对此,我感触非常深刻。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时所展现的智慧,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随时、随地、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拘形式,时时处处应用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辩证法。也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上作者鲜活生动的语言,读过之后,发现哲学并不是深奥难懂,而是让人越读越有味。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着眼全局是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清朝的陈澹然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着眼全局,是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学识长期积淀而成的。有什么样的全局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放眼世界,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胸怀全局,目标远大?尽管奋斗之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利益选择,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痛苦的抉择,他们在权衡后毅然决然服从全局。我们作为国企的职工,都在每一个企业中工作,需要有大局观。作为国企的领导者,更要站在运筹全局的高度,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眼全局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对工作要有一个全局的谋划,不能限于事务主义;另一方面要从全局的利益考虑得失标准,善于把问题提到战略高度考虑,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中思考,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大局,谋大利,避大害;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退;整体上有所为,局部上有所不为。所以,领导干部分析情况处理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要重视研究工作的规律性、系统性、前瞻性。突出重点是领导干部着眼全局的关键。要学会抓重点,即抓关键环节和工作着重点。李瑞环同志指出:“群众的事,说起来许多都是小事,但它涉及的人多,就变成大事。如何时刻了解到更多人的情绪,着眼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控制大局面很重要的一条。”我们每个县(市)、每个部门、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都有关键环节和工作着力点,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找准这些关键环节和着力点,并抓得住,处理得好,工作就会有新的起色。否则,就会出问题。尤其是对涉及的人比较多的群众事情,更要慎重处理好。

        二、兼顾各方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要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毛泽东把全面考虑,科学安排的工作方法比喻为“弹钢琴”,可谓形象而贴切。“弹钢琴”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开展工作要依靠各工作部门及其所有工作人员,要调动一切工作主体的积极性。这是工作方法前提性的问题,离开了这一前提,任何好的方法都大打折扣。其二,开展工作要分清主次轻重,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或者说,既“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其三,开展工作要分个先后缓急,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综上所述,“弹钢琴”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它要求从工作全局出发,分清主次轻重和先后缓急,首先抓主要矛盾,用主要力量抓中心工作,同时适当安排和搞好其它的一般性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协调地开展起来,从而使工作系统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换句话说,“弹钢琴”方法就是辩证地处理好工作的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

        李瑞环同志说:“在工作中注重坚持统筹兼顾,区分轻重缓急,讲求先行后续,实行配套推进。”“领导者的作用,就是在于把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合理发挥出去。领导者的积极,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多的人积极,如果领导者的积极带来周围的人都不积极,这个积极性就值得怀疑,这个积极性就是不如不积极。”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毛泽东提出的“弹钢琴”和李瑞环提出的“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基本上蕴含了科学发展观对工作的原则要求,其实质就是一种关于工作的科学方法论。

        三、以点带面是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关键。

        李瑞环同志《辩证法随谈》中指出:“研究和掌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不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就像是螃蟹吃豆腐,吃的不多,抓得挺乱,不可避免地要犯片面性的错误。”“我们讲研究问题,最主要的是研究特点;讲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是认识特点;讲结合实际,最主要的也是讲结合特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进行某种工作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亲身试验找到一个或几个个体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这一个或几个工作了。但为了完成更多或这一类工作,我们可以提炼总结出一套带着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使它适用于大多数的个体。在现实工作中这种工作方法有很多,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等。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领导干部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李瑞环同志在《辩证法随谈》中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并不容易。这里有个认识问题、作风问题、水平问题,还有一个勇气问题,而所谓勇气问题,就是敢不敢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事情的本来面目说话办事。”“有一些官僚主义的领导者,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对‘点子多’,胡拍板,乱指挥,使下边难做,使工作受损失。”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管方向的、管全局的、管长远的,没有理论就没有方向。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光懂理论还不行。任何一个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才有其意义和价值,这就是理论和实践为什么相联系的问题。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结合就是运用,结合是目的,结合是坚持,结合也是发展。离开结合谈坚持、谈坚决、谈坚定,只能是空话、大话、假话,只能给马克思主义抹黑乃至窒息或断送马克思主义。”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好作风。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成效、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重要看其能不能运用科学的理论有效解决实践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字面上,更不能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而必须着力领会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