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端阳佳节随笔
龙舟唱响佳节至,角粽飘香忆诗魂;
万众欢庆过端阳,偶得闲情读骚经。
丙戌端阳夜,齐家欢宴闹节,老幼争食香粽,点雄黄、洗草汤。小儿问起端午缘何吃粽、撞蛋、赛龙舟?便讲诉端午祭屈原的故事。“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未期,我们中华大地上出过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诗人——屈原,他有着卓绝一时的诗才,写出了许多瑰丽精致影响深远的诗篇,他有着无可指谪的爱国情怀与个人品德操守。他因力推新政,遭奸臣陷害。在外流放期间,仍忧国忧民,终不忍国破,投身汨罗江,以身铭志,受万民景仰。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便于端午节向江中抛粽子、鸡蛋,并划龙舟以祭奠先贤”。当讲至屈原著作《离骚》之际,蓦然察觉自己竞一无所知。悠悠二千三百余年,因为时代的隔陔,知识的浅薄,我们少有读过他的著作,即便读了,也难能读懂,令人遗憾、令人惭愧。
此缅怀之日,借网络便利,穿时光空间,点烛送粽,夜读《离骚》,以祭诗魂。张扬他永不泯灭的爱国爱乡品德意志,欣赏他永不过时的浪漫情操善美意境。
绕舌提神,终阅全文。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识,尽不知意。翻览文解,方晓其义。正冥怜先贤以死铭志之际,忽感胡总书记所提“荣辱观”,亦有弘扬屈原精神之意,颂扬中华道德传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