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年轻干部须防“陷阱”
最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延安干部学院与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年轻干部要严以律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防止贪欲缠身的陷阱,慎始慎微,自觉抵制官名利、权钱色的诱惑;防止骄傲自满的陷阱,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做出的成绩作为向组织伸手的资本;防止心浮气躁的陷阱,保持实干精神,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考验;防止脱离群众的陷阱,从感情上、行动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李源潮同志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四个防止”,既是从党性修养的要求提出来的,也是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总结提炼。年轻干部只有懂得和牢记这“四个防止”,才能有效地避免落入“四大陷阱”,从而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自己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官,对年轻干部而言,固然是提升素质、施展才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台,但同时也是各种诱惑的汇集地。年轻干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如果放松自我思想改造,价值观、名利观出现偏差,就难免把持不住官名利、权钱色等的诱惑。这样的案例,这样的教训,实在是不少。比如, “30岁现象”、 “80后职务犯罪现象”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年轻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慎之又慎,真正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行。不管诱惑以何种花样 “袭”人,不管诱惑以何种分量 “钓”人,我们都必须有 “坐怀不乱”的意志,从而真正过好权力关、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
一名年轻干部之所以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因为其德才兼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但年轻干部千万莫要因此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更不能把它当作向组织伸手的资本。要知道,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都是组织教育、培养、关心、支持的结果,离开了组织,自己便一事无成。因此,自己只有把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视作新的起点,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扎实的行动,去投入新的工作,自己才能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也才是对组织最好的回报。
富有朝气、富有激情、思想解放,有干劲和闯劲,这是年轻干部的共同特点。但一些年轻干部身上有时也不免暴露出一些弱点,特别是因为年轻干部大多成长在比较优越顺畅的环境,经历的磨炼比较少,于是,抓工作也偏好抓那些容易出成绩、一抓就灵的工作,而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感到委屈,以致沉不住气。殊不知,每一项工作都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真正的工作是建立在脚踏实地基础上的。实干兴邦,年轻干部只有保持实干的精神、一流的作风,耐得住寂寞,我们才能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而在促进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自我素质的提升。
如果说,基层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摇篮的话,那么,基层群众便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老师。一个年轻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能力水平如何,关键要看其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如何、关系如何。一个不以父母官自居,不高高在上,放下架子,眼睛向下而甘当群众小学生的年轻干部;一个把群众视为亲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替群众办不好实事、好事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如坐针毡的年轻干部,是定然会从感情上、行动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的年轻干部学会了把准群众脉搏谋事、看清群众脸色干事,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才是对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谦虚谨慎”这一党的优良作风最生动的实践。
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的需要。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的年轻干部自身必须切实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实绩、作风上过得硬的领导干部,以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