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丰富多彩的收费人生--铜黄高速公路“80后”写真
2007年9月28日,被誉为安徽旅游心脏搭桥工程的铜陵至黄山高速公路正式开通,青阳收费站作为铜陵至汤口段的六个收费站之一,就坐落在青阳公司的旁边。23岁的女孩古玛琍属于那一批新聘的200名收费员之一,他们也是安徽交通集团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招收的第一批收费员。通过竞争的方式走上收费员岗位,使他们有别于前辈。
“他们是新一代高素质收费员的代表,业务熟练、文化层次高,至少高中毕业,一半以上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基本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青阳公司收费部部长朱皖辉介绍,“特别是他们个性突出,接受能力强,我们称之为‘80后收费员’。”
连续11个月低差错
“昨天我在出口当班,一辆苏藉牌照的黑色轿车驶入车道。一抬头,见是老外,我高兴极了,因为我想借此机会用英语和他交流。收费过程中,简单的几句问候,让老外对我刮目相看,他放下了刚到异地的陌生,和我热情地交谈起来,并询问我怎么去杭州。我详细地告诉他,他临走时的一句‘Thank you’,让我更加确信平时的努力是非常必要的,也让我很受鼓舞。”——摘自谭家桥收费站收费员汤文凤手记。
铜黄高速通车一个月后,最多两个月,这些“80后”收费员就非常熟悉和了解自己的业务。反应敏捷,认知力强是他们的特点,青阳公司甫立,在南网结算中心9个路段考核中,就连续创下了11个月差错率最低的纪录。青阳公司和黄山公司在安徽交通集团2008年营运工作考核中,也名列前茅。
“他们的确是一群有心人,业务能力提升很快。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朱皖辉说。为了提升业务能力,青阳公司和黄山公司设置了无差错奖、文明服务奖和委屈奖,详细规定了业务标准、流程和奖罚措施。“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很多时候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铜陵主线站的小陆是个乖巧灵活的女孩,北师大合肥网院毕业。她提高业务能力的方法是和驾驶员互动。“你平时再学习,和实际工作总有差距,他们的问题有时天南地北,千奇百怪。”
在当班期间,小陆曾被问及新疆怎么走、常州怎么走,“我一晕,他们就发飙。”“后来我学乖,去问货车驾驶员,他们路熟,我就记下来,再问我就不怕了。”
而谭家桥站刘萍的做法又不一样。谭家桥站地处黄山东大门,又与苏、渐、赣等外省相近,地形复杂。上班没几天的刘萍就注意到经常有走错路的司机,于是她就买来地图仔细研究起路线,利用休假时间还亲自到周边的国道、省道走走,看看路况,每发现一处指路标志都要记在自己的小册子里,时间久了,自己就多了份简单指路图。经常有司机询问去泾县、南京怎么走时,刘萍详细地介绍一遍后,她再听司机复述一遍,最后总不忘给司机画上一张简单的路线图,标注明显的位置或标志性建筑。
铜黄高速每个收费员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路线走向、特殊车型判断和常走车辆。还有一张表格单,积攒了全体收费员的智慧和经验,记录了套牌车、常走车的车牌。通过这种办法,出入铜陵主线站的二十多辆套牌车辆已经绝迹,而“五菱之光”这种地方特殊车型判断也趋于正确。
这些自信的孩子们说:“你不能总是让驾驶员掏行车证,那样你会不好意思的。”
13分钟的微笑
“80后”对微笑服务有自己的个性诠释。
一个关于坚持13分微笑的故事在铜黄高速广为流传。谭桥站是铜黄高速的偏远小站,尤其是深夜,有时只有10多辆车过往。2008年3月深夜,一辆小车醉酒司机堵道,对女收费员吴涛无理谩骂。谭家桥站这位年龄最小的女孩始终保持微笑达13分钟,直至小车驶离。
这个故事表达了“80后”的坚强和冷静,也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吴涛的同事晓晓在她的笔记中这样表达了她的感受:“这是世上最美的笑容!”
微笑魅力的影响在晓晓工作中持续着。2008年10月5日是晓晓期望的一天,这天她的父母从合肥来看望女儿。将父母安排到宿舍中休息后,晓晓继续当班。一个驾驶员不满意公开的收费标准,有意刁难晓晓,不停地掏出一角和一元的钞票。当晓晓仔细点好钱递票时,驾驶员故意缩手,让票飘落在地上,晓晓从收费亭出来,弯腰捡起票重新递到他手中,司乘人员故意狂笑:“你们就要向我们弯腰,你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下贱。”
晓晓抬起头,微笑着祝他们顺风走好。视线越过笑声,与默默站在一边注视自己已久的父母目光相遇。“我不知道父母下来看我,当时就有种心碎的感觉。”但是这位坚强的女孩拒绝了领导和同事的安慰,她把这件令人心痛的事作为个案处理,她说:“绝大多数驾驶员都是好的,当我对他们真诚微笑时,我也能感到他们回应的真诚。”梳着短发、戴着眼镜的晓晓脸色沉静:“被司乘人员接受的微笑就是成功的微笑。”
记者采访了30多名“80后”收费员,问了他们同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你更有满足感?同事的认可,领导的表扬和肯定,父母的放心和满意,还是司乘人员对你服务的回应?”这些收费员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同一个答案:“司乘人员对我工作的满意。”“哪怕是按一声喇叭也让我感到高兴。”有的收费员补充说。
空姐式微笑、广东自然亲切的早茶式问候,还是结合实际的自我设计,这在黄山和青阳两个公司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致的观点是:要有一个规范,但要给发挥的空间,要给经常过往的司乘人员邻家男孩女孩的感觉。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黄山汤口站自从规定了标准动作后,司机的回应率从3%提升到7%。铜黄高速铜陵站、青阳站和汤口站为提升水平,微笑服务正在试点。
微笑服务的力量是不容置疑的。据青阳公司介绍,2008年12月,收费员小丁因给驾驶员倒水,忘记递卡,造成驾驶员被浙江出口拦截,要按规定处以全程两倍以上的罚款,由于驾驶员被小丁深深感动,他连续给收费站站长、监控中心、公司收费部部长和收费稽查打了四个电话,详细说明了原因,要求免于对小丁的处罚。
铜黄高速正在发出真诚的微笑,感染着过往人员。
归属感和快乐生活
“在这依山傍水、如诗如画的景色里,当你工作在鸟儿相伴,花儿围绕,一眼望去给人无限遐想的高速路时你不感觉快乐吗?”——摘自陵阳收费站收费员蔡文婷手记。
这只是白天的感觉,仅为蔡文婷对生活感知的一部分。陵阳站原址是一个乱坟岗,荒无人烟。这个小匝道站曾创过一夜连续数小时无过车的纪录。深夜,无法排挤的孤独感伴随着沉沉夜色如潮水般涌来。岗亭外夜路寂寂,虫声唧唧。无数年轻的心曾度过难挨的时光,淌过寂寞的泪水。
“很多年轻人加入收费员的队伍是为了寻找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和外界理解的不一样,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很珍视这份工作。”朱皖辉说。
在2007年招收的这批收费员当中,有的当过导游、推销过保险,有的做过IT,有的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打过工,很多人经历过在外漂泊,收入远远超过月仅千元的收费员工资标准。但在外漂泊的孤独远远超过三尺岗亭中的寂寞,很多人对稳定的岗位有种由来已久的渴盼。
小吴是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的本科生,身材笔直,说话温文尔雅。在香港和澳门都有过打工的经历,他坦言复杂的社会和频繁的流动已经使他厌倦,而像黄山公司五城站的小邵和几个有导游经历的收费员,更表示曾经职业的道德风险和不被认同感使他们非常烦恼,“一直想找一个正规的单位,一份正式的工作,我很庆幸能在这个岗位上。”小邵说。
在和记者的谈话中,关于团队、友情的话题不断被提起,当消除了隔阂和陌生后,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和加入安徽交通集团后共同的成长过程、归属感使这些“80后”产生了深厚的友情。
2008年的罕见冰雪造成了高速公路的阻断,使这些“80后”友谊更加凝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谭家桥站的收费员两人一组,携手联足,踏雪而歌,步行7公里上班。晚上几个人挤在一起,联床夜话。由于水未通,天明自行破冰汲水,为司乘人员推车,让出热饭给滞留人员。看到这些天真、善良又无私的“80后”,很多驾驶员当场就流下了流动的泪水。
在团队之外,这些“80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理解。他们曾联合当地的红十字会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并举行烛光悼念晚会;他们因为在网上打CS,看NBA放弃休息时间,而遭到领导批评,因为抗雪保畅人手不够又自觉放弃休息而受到领导表扬;他们各有特长,从唱歌、舞蹈、乐器、篮球、乒乓球、电器,到电脑DIY、平面PS,几乎都谈得上精通;他们业余时间举行晚会,做环保时装秀、设计魔术、自办野餐,“要让青春将美丽的山林装扮。”他们中很多人会驾驶,面对想免费通过的当地驾驶员多次胡搅蛮缠,“80后”有经典一答:“我自己开车路过都要缴费,大哥,你看我还能帮谁免呢?”
(摘自2009.3.30《中国交通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