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交行还原7.5亿并购贷款发放路径
3月3日,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联合签署《并购贷款合同》。根据合同安排,交行上海市分行为宝钢集团提供7.5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
“这笔并购贷款业务非常顺利。”是日下午,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林骅说。从2008年11月,在得知宝钢与宁波钢铁接触的信息后,交行上海分行就开始介入此项并购业务。
历时近4个月,仅上海分行就动用10多号人,交行的首笔并购贷款资金已于3月3日正式打入宝钢的相关账户,专项用于支付并购款项。“我们手头还有几个并购贷款的项目,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包括一家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林骅如是说。
在此番的并购贷款中.“除利息收入外,交行没有从中再收取其他费用。由于宝钢、宁波钢铁及其股东均是交行的长期客户,基于长期合作的考虑,我们没有把短期利益看得太重。“林骅透露,这笔期限3年的并购贷款.宝钢享受的利率非常优惠。但受保密协议约束,交行没有披露具体的利率水平和担保结构安排等细节。
作为一项新型业务,在储备了多个并购贷款项目之后.交行的策略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选客户,如提供并购贷款,支持重点国有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
负责此次贷前调查的交行上海分行宝山支行副行长苏海明表示,在对宁波钢铁进行尽职调查后,他们认为并购宁波钢铁,对宝钢集团而言有五个有利之处。
首先,宁波钢铁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深水良港——北仑港。苏海明表示,如矿砂等钢铁制造的进口原料,可以不通过其他途径,直接用皮带运输到厂区,减少二次驳运,节约时间和费用。其次,目前,宁波钢铁主要生产初级产品,与宝钢不存在同一层次产品的竞争。而宝钢可以利用宁波钢铁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并且,长三角地区的钢材消耗量比较大,宁波钢铁地处宁波,可以辐射长三角,带动整个地区的销售。虽然宁波钢铁原来是一个民企,但人员知识层次比较高,56%以上的员工有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年轻化程度也较高.可塑性比较强;而且宁波钢铁和宝钢的信息系统对接也比较容易。
而在目前的环境下,进行并购活动,对国内钢材总量控制、优化布局、淘汰落后,有一个推进的作用。
在贷中审查环节,参与审批的交行上海分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汪永庆表示,除一般的贷款条件要达到之外,并购贷款审批首先是关注战略风险,也即合并后,有没有整合效应;其次,并购方有没有实施战略的能力;第三,法律合规性的考察,并购后,宝钢要增加宁波钢铁的产能,要符合产业政策、环保等要求;第四,财务经营上的风险,运用成本法、市场法、现金流折现法等工具,评估被并购对象到底值多少钱。
作为被并购对象,此前宁波钢铁也有存在一些风险因素。接近并购双方的知情人士称,首先,宁波钢铁原有的资本金没有完全到位。其次,选择上线的机会不佳。
实际上,2008年上半年,宁波钢铁还实现盈利4亿多元。但去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化,钢材价格下滑,出现亏损。同时,由于资本金未到位,企业的财务费用很高。
并购完成后,宝钢也承诺通过增资等方式化解固有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宝钢世界500强的品牌,日后新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谈判地位更主动一些.付款期限等商务条件也更为有利。”林骅表示,而且宝钢对钢铁行业的研究能力肯定超过原来的股东,对趋势的把握能力较强。
区别于一般贷款品种,交行并购贷款业务全部由总行审批。
作为贷后管理,林骅表示,该行首先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其次促成并购达成战略目标。
在并购贷款开闸之时,银监会一方面要求银行业审慎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另一方面也提出,银行应改变仅作为资金提供方的被动角色,积极参与交易结构的设计和谈判,井相应提出并购贷款结构和担保结构的安排建议。
“宝钢进去后,会进一步提升产能,扩大生产。同时,会调整原宁波钢铁的财务结构,交行也会参与进去,出谋划策。”林骅表示,如支持新企业的生产,新的高炉上线.需要融资。同时.“在宁波钢铁原来的财务结构中.有l00多亿元的贷款,有些是流动资金贷款,可能跟长期发展在期限结构上不匹配,我们也会帮助做一些结构上的安排”。
此外,交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坦言,虽然房地产行业也面临并购机遇,该行也可能会支持一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但房地产并购并非主要的业务对象。
——摘自2009.3.4《21世纪经济报道》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