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学习会改宣读文件为讲故事
“文件、会议精神要传达,故事‘洗脑’也很必要。”近段时间以来,在皖北煤电百善矿掘进三区各类学习会上,与会管理人员,聚精会神的多了,打瞌睡的少了;面部柔和的多了,表情严肃的少了。这些改变,都缘于该区在会议中穿插使用了讲故事环节,或精选一些故事,让与会人员领悟其中的管理“玄机”,或围绕一篇文章、一个案例确立主题,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如今,掘进三区的会议是越开越有“味”了。
如何将有限的会议时间利用好,产生最大的“管理效益”?是该区领导常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有别于传统的传达会议精神、宣读新近文件、布置工作任务的传统会议模式,让管理人员的视野变大、思维变广,该区将文件、会议精神传达等“规定动作”与“讲故事”等“自选动作”相结合,产生了提升综合能力、开阔管理视野的良好效果。
“不听佘区长讲的故事,还真不知道寺庙里为啥将珈蓝和韦陀放在一起。这个故事提示我们,在日常管理上,‘红脸’、“黑脸”都得‘唱’,而且要‘唱’好,对于班组职工,也要根据性格在劳动组合上搭配好,才能实现安全效益的最大化。”听过区长佘社会《珈蓝和韦陀的共赢之道》,该区一队队长周晓宝感悟颇多。
针对“讲故事”这一形式在单位会议上的“落地”,该区区长佘社会介绍说:“当前,矿上对管理干部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促使我们这些科区长,在日常工作之余加强了学习。将自己在学习中认为对管理有益的好文章、好故事拿出来与所有管理人员共享,是在单位会议上增加‘讲故事’环节的起因,原本只是丰富会议内容的一个念想,没想到产生了这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在文章的选取上将更有针对性,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言有尽而意无穷。”看来,会议上有了“讲故事”这一环节的插入,管理人员的视野,想不开阔,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