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五项工程助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江西省上犹县大力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构建防范和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一是廉洁思想“教育工程”。该县强化《廉政准则》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试行)》等党纪法规的学习,制作廉政漫画,下发廉政挂图,增强学习效果。大力开展以“弘扬苏区精神,树立模范作风,推动苏区振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极力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奇石文化,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作,突出抓好14个农村党风廉政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创新和巩固了“一栏一报一网一基地”四维一体的廉政教育阵地,并通过组织开展廉政文艺创作、征集廉政文艺作格言警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思想防线。
二是权力运行“阳光工程”。坚持以实行党务公开为龙头,以实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阳光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司法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充分发挥县党务公开网和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开栏以及媒体的作用,加大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形成了各类公开协调推进、相互支撑、效能积聚综合公开模式。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群众公开评议制度,充分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力,使“群众评议关”成为权力运行效果的“试金石”。
三是廉能风险“防控工程”。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以“分岗清权排查风险、分险设防化解风险、分级预警处置风险、分层追责控制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廉能风险“四分”防控机制建设,自廉能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查找内设机构廉能风险点1586个、个人岗位廉能风险点15861个,确定一级廉政风险点1098个、二级廉政风险点1937个、三级廉政风险点6211个,相应制定内设机构廉能风险防控措施2178条,制定个人廉能风险防控措施2.7万条,制定完善防控制度476项。
四是科技信息“防腐工程”。大力推进四大信息系统建设,即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及视频监察系统建设、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及管理系统建设、“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财政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反腐倡廉中的支撑作用,逐步实现对公共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和全程电子监察。2011年以来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450项,成交总额9.5亿元,节约财政资金3695.6万元,增加财政资金4831.73万元。
五是行政服务“效能工程”。 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为目标,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事项、减少环节、清理前置,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实现了全县网上审批“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自2008年以来,该县县级审批已由41项减少合并到31项,精简了10项,行政审批项目精简率、投资项目精简率和承诺办结时限缩减率分别达32.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