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新时代的梁山故事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7-06

    仲夏的梁山大地,阳光普照,生机勃勃。
  
  记者来到水浒故里——山东省梁山县。在县纪委会议室刚一落座,记者就听说:前不久,该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干部和县纪委、监察局及公安、住建等部门负责人分组去感受城市管理和群众生活。有的查看城区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情况,有的则去“体验”公交车和出租车……
  
  “谁能解决老百姓的困难,谁就会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其实,像这样直面民生的做法,在我们县还有很多。”梁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马平对记者说,“我们就是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理念,着力打造为民服务平台,续写新时代的梁山故事。”
  
  在梁山县人民北路邮政储蓄银行大厅,记者遇到了前来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张凡玖大爷。“俺老年人身体不好,排队时间一长就累得受不了,有时还忘这忘那,有的老同志跑两三趟才能领到国家发给俺们农民的‘红包’。你看现在可不一样了,便民椅、急救箱、饮水机一应俱全,还设有专门的新农保服务窗口,人家都说俺们这些老家伙享受着‘保姆式’的服务。”坐在便民椅上的张大爷边跟记者唠嗑,边不时向同村来的老伙计打招呼。
  
  “这可多亏了‘阳光政务热线’,”张大爷的老伙计忍不住插话道,“俺们有啥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办。”
  
  原来,梁山县纪委、监察局2010年在县人民广播电台办起了“阳光政务热线”栏目,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结合起来,为群众答疑释惑,服务百姓生活。
  
  前面提到的领导干部分组查看城区公厕、垃圾站建设情况,就源于一位听众通过热线反映的在繁华地段需要“方便”时找不到厕所的“尴尬遭遇”。住建局负责人下线后迅速拿出建设方案,组织施工,1个月的时间,该县在文化路、人民北路等地新建4处公厕。
  
  “我和丈夫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孩子,现在又下岗了,生活比较困难。听说‘阳光政务热线’能帮百姓解决难题,我就试着拨通了电话。没想到正在‘线上’的县民政局局长当场就回复说,如果情况属实,将立即给我办理廉租房补贴手续。第二天,民政局工作人员就找到我了解情况,为我办好了手续,还把我纳入下一步低保户办理候选人。”该县物质集团下岗职工李凤华动情地告诉记者。
  
  目前,“阳光政务热线”上线单位已累计达到367个次,共接听群众投诉、咨询电话1990个,问题办结率96%。
  
  “我们还推行听评员制度,在听众中聘请了20名听评员,对上线单位接听群众咨询、投诉等情况进行监督、评议。自从开通听评员专线,群众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县优化办主任李金峰介绍说。
  
  “不仅民生问题有了解决渠道,我们企业也有了‘后盾’,” 中集东岳集团总经理岳增才说,“现在乱检查、乱收费的现象不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更加宽松,发展无后顾之忧。”
  
  据悉,今年3月,梁山县设立了30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监测点反映的违规行为,一律曝光,严肃处理。”李金峰说。
  
  此外,县纪委、监察局还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和涉企部门单位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质询,现场解决困难。截至目前,该县优化办共走访监测点52次,收集涉企检查、产品质量、部门收费等方面的问题32个。
  
  “监测点带来服务企业的‘链条效应’,许多单位在服务企业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该县优化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泊街道建立政企联合例会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县工商局实行市场主体准入‘0001工程’,即注册登记企业‘零收费’,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零首付’,市场准入‘零门槛’,企业注册登记一天办结……”
  
  民意的畅通,民心的凝聚,环境的优化,带来了该县蓬勃的发展态势。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开工规模以上项目37个,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6.5%,增幅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