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望”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

作者:京华时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28

    捐献孩子的器官需要勇气,因为这不仅要超越世俗,还要超越情感。小希望的父母超越了,也就获得了常人难以获得的悲寂中的欣慰情感。

 

  两岁多的女孩“希望”,含苞待放却凋谢了。她的妈妈毅然决定捐献她的器官,她的肝、肾让两位患者走向新生。这一超越死神的生命延伸令人动情。

 

  新浪网上,120多万条微博,像120多万缕情丝,为小希望哀思,并致敬意,为其父母感佩动容。

 

  有人感恩:她来到这个世界,看了看,不喜欢,就又回去了,也赶走了骚扰别人的死神。她给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爱和“希望”——既是她的名字,也是她的馈赠。

 

  有人感慨:如果人们在这方面的思想能开放一些,就不会有那些不人道的器官买卖。这不仅是拯救患者,也是拯救那些被无良器官买卖残害的受害者。一个人生的时候也许平庸而默默无闻,却可以死得很有价值。

 

  捐献孩子的器官需要勇气,因为这不仅要超越世俗,还要超越情感。世俗不允遗体不全,情感不舍儿身毫发。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两大障碍让许多人放弃了器官捐献,而许多患者也因此陷入病痛折磨,没有移植器官,康复近在咫尺,却常远在天涯。

 

  小希望的父母超越了,也就获得了常人难以获得的悲寂中的欣慰情感。小希望,生命结束了,但她的器官作为其生命的部分载体,依然存活。这正是生命以器官的形式实现延伸,这正是靠人力所能实现的最大生命拯救。要说心灵的寄托,要说爱的念想,反而都有了现实的生命承载,远胜于一抔黄土掩盖下的寂寥。

 

  爱是一种奇妙的情感,又有着神奇的伟力。小希望父母作出的决定,释放出的正是这神奇的巨大力量,它点燃了世人心中爱的光芒。固然,器官捐献,让他们对小希望的生命有了现实的寄托与念想,但也同时给爱的机器注入了能量,使这个机器开始了全新的运转。因为,有多少器官捐献,就能点亮多少病患及其家属生活的新希望。

 

  我们共同依存的社会,需要超越世俗与情感的爱,需要爱的能量不断注入,如此这个社会爱的能源才不会枯竭。这种超越,最终乃是超越自己。家属超越了自己,逝者就超越了死神,让生命以一种令人敬仰的形式重生。这也正是在许多微友把敬意致给小希望的同时,更向小希望的父母致敬的原因所在。

 

  “到天堂去做个快乐的小天使”“相信孩子也会为有你们这样博爱的父母感到自豪!你们的希望不会离去,因为你们心中有爱!”微友们的敬意,也是我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