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莫以“声”作则
“以身作则”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然而,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却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而习惯于以“声”作则,例如:有的擅长坐而论道,热衷于开大会、作报告,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冠冕堂皇,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而做起来却常常改弦更张,另行一套,言行相悖;有的喜欢“喊”工作,部署工作时习惯“一级说给一级听”,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至于会后落实得如何,他们从不去跟踪检查,真可谓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见落实在行动上”。
以身作则和以“声”作则,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不尽相同,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作风和处事原则。以身作则强调的是“做”,注重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值得称赞,应大力提倡,而以“声”作则强调的是“说”,用声音代表行动,光说不做,或者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说和做相分离,显然,此种行为令人鄙视,需引以为戒。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就是下级和部属的一面旗帜,领导干部不做好样子,就会上行下效,腐风蔓延。”作为领导干部,身处领导岗位,其一言一行受人瞩目,影响较大,能否以身作则不仅反映的是个人形象和作风,而且还关乎党风、政风和民风。群众看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不仅仅是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自觉不搞那种虚伪浮夸的以“声”作则,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廉洁自律,带头公道正派,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那么,他才会在众人心目中竖起一面旗帜,成为学习的标杆,从而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