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辍 事竟成

作者:甘肃日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04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志向,并为此努力,期待着它变为现实。然而,许多时候,许多美好的志向最终无法实现。抛开客观原因不谈,主观方面的努力不够,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志向,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往往是“空留余恨”的重要原因。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01年,刘备与刘表聚会,刘备“坐起至厕,慨然流涕”。刘表很奇怪,问他缘由,刘备回答说:“平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当时刘备已年逾40,因为实力弱小,从起事之初便数次更换门庭,屡遭挫折。此前再次被曹操军队击败后,不得已委身刘表,已经客居荆州数年。虽然刘备起事之初“有大志”,但经过多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仍因长时间不骑马,大腿长出赘肉这一细节,感慨自己“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可见在刘备心中,此时的境遇,与自己所期待的,存在很大的差距。由身体状况的细小变化,联系到自己远大的志向仍未实现,因此悲伤不已,刘备志向之坚定,由此可见一斑。

 

  以古鉴今,强调坚持理想信念与事业成功之间的密切联系,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对待实现志向过程中的挫折。志向再美好,再远大,也只是一个存在于个体的、单向的思维图景,而社会现实是纷繁复杂,且相互关联、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当志向真正对接现实时,遭遇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此,确立志向的同时,不妨把困难预计得多一点,把过程计划得复杂些,如此,当挫折真的来临时,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具体对策,自然就会多些从容应对,少点手足无措。其次,要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志向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它不是寻常目标,往往受到时局所限,超越常人所思。志贵高远,但无不需要以超常的奋斗历程、坚韧的奋斗意识去实现。国内外无数事例说明,在万众瞩目的成功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艰辛和付出。因此,若要志向成真,就不能怕遇到困难,而是要在困难和挫折中等待成功。

 

  此外,在坚持志向的前提下,应适时对其具体内容做合理调整。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志向应当是一个大的目标,总的方向,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人们在确立志向的时候,往往也会对实施细节予以计划。在实现过程中,具体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此时若固守原先的细节,就很容易因其与现实不符而受挫。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实施细节和志向本身,就容易偏离大的奋斗目标,甚至导致对志向能否实现的质疑。

 

  总而言之,志不辍,事竟成。越是困难时,越需要坚持。只要坚持下去,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就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