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给目标一个斜坡
作者:刘文飞
来源:运营公司
时间:2019-09-04
目标是路上的一座灯塔,能指引人们向前进;目标也是的发动机,给予人们向前的动力,大到成就伟大的人生,小到做成一件人生阶段性的事,都需要事先设定一个鲜明的目标。然而,并非所有的目标都是能够直接实现,这局限于现实条件和个人的能力水平,如果强行推进,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有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功败垂成。所以,当我们无法直接实现高远的人生目标之时,不妨给目标一个斜坡,让自己有缓冲的时间与空间,为最终实现目标创造更可靠的条件。
给目标一个缓冲的坡度,螺旋向上,迂回向前。当人生目标太高,自己一时承受不了之时,给其一个坡度缓冲一下,才更能够走出一条可行之路。周恩来16岁之时,即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但以其当时的力量还不能够扛起中华民族崛起的重任,所以他选择了到日本留学,又到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最终学得一身本领,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总理,践行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因此,目标不怕高,但必须懂得给目标缓冲,形成螺旋向上,迂回前进之势。
给目标一刻缓冲的时间,放眼长远,厚积薄发。任何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长远目标更是如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规划,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而走向成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无不是从小规模、免资费等做起,通过长时间的服务,积累了大批用户后,才正真进入了赢利的模式,最终发展成了无人能敌的网络巨头。因此,时间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必要因素,只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为实现更长远的目标打好基础。
给目标一段缓冲的距离,避免冲突,潜心发展。在一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难免要与其他人产生竞争,并有可能产生激烈的冲突,在自己未真正成长起来时,远离冲突的中心,潜心发展实力是实现目标的上上之策。红军通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保存了有生力量,在远离中心的地方发展红军的实力,为最终的革命胜利播下了种子。因此,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缓冲的距离能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实现目标的必要成长提供条件。
人生应该当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努力将其实现,实现目标需立足于现实状况,不可急功近力。因而,任何时候我们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在实力不足之时,给自己缓冲,待自身成长之时,再将达成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