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诠释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作者:付洁乐 来源:温州市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时间:2018-10-23

  读《红与黑》,让我从后怕中感受人为了实现欲望而不择手段的阴险;读《欧也妮葛朗台》,让我从叹息中感受到金钱驱使下的无情与冷酷;读《巴黎圣母院》却让我从悲悯中感受到底层善良平民的凄美。我要感谢雨果先生,他贡献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一部《巴黎圣母院》,而是对爱与美的真正诠释。

舞动美
  轻轻地踮起足尖,起舞、飞旋、跳跃、飘扬。裙摆和长发一起飞舞着,舞出世间最美丽的童话。她是织梦的仙女,是山林中的精灵,是曼娜卢斯山的绿宝石舞女!
  这就是艾丝美拉达,一个在现代人眼里低贱的街头舞女。母亲赋予了她绝伦的美貌,上天赐给了她纯洁的心灵,美与善在她身上融合得天衣无缝,使她拥有了一种足以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丽。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即使站在路边乞讨,还是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
  但是有一句话说:上天赐予你多少天赋,同时也会给你等倍的苦难。因为她惊人的美貌,引来了魔鬼的欲望;因为她的纯洁天真,使她陷入了爱情的沼泽。她本该是上帝的宠儿,却不得不在绞刑架上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世人看到了当权者的无比残酷。
  艾丝美拉达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她有着外在美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她的心灵美,她在用生命舞动出美与善。
                    
残缺美
  驼背。瘤子。失聪。曲腿。
  这就是伽西莫多,一个堪称是独一无二的敲钟人。他的独一无二不仅仅局限于他可以用“极端”二字来形容的丑陋,还有那隐藏在丑陋外表下的光辉人性。仅仅因为副主教对他的养育之恩,他便感激涕零,甚至愿意成为一个奴隶,受尽打骂也未曾动摇过。只为报答艾丝美拉达的滴水之恩,而愿肝脑涂地。尽管他深深地爱着艾丝美拉达,却只是在她身边默默地守护;尽管他有很多的机会,却从不曾想过玷污她。当目睹心爱的人被无情地绞死在绞刑架上,他无助而又绝望,愤然将副主教推下了大楼。心灰意冷的他,最终紧紧地拥住了爱人的尸身共赴黄泉。甚至在尸骨与他分离后,便立刻化为了尘埃......
  他的丑陋达到人类的极致,但是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却使他成为文学史上最独特而又最感人的形象。外表丑陋的,其实内心未必不美,未必不善,而伽西莫多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心灵的美丽可以弥补了他外表的缺陷。   
 
浪漫美
  卡西莫多与艾丝美拉达一起生活在圣母院顶楼的那段日子,是卡西莫多最幸福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的爱无私地倾注在这个让自己敬慕的姑娘身上。尽管他知道她心里只有福比斯,但他对艾丝美拉达的爱却依然没有丝毫减损。在艾丝美拉达被害死后,卡西莫多的爱到此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升华了。他在地窖中找到艾丝美拉达的尸体,就悄悄躺在尸体旁边,静静地看着眼里的一切。他倒下去化成了尘埃。这种无私的,超越生死的爱,应该就是人类最崇尚,最理想,也最富有浪漫气息的爱吧!            
建筑美
  也许无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两位主角身上,那是否有人注意到那些美丽的哥特式建筑呢?
  就以那巴黎圣母院为例。看看雨果如何赞美她吧。“建筑史上再也没有比她更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了”,“简直是石刻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人和一个民族的巨型杰作,其整体既复杂又统一。”一个惜墨如金的大文豪,可以说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赞美她!
  然而就是这样被雨果盛情赞美的地方,当年却曾经是风雨交织的地方。美丽的艾丝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出后被安置在这里。这里有伽西莫多安静的守护,有艾丝美拉达残留的温度,有柔情似水的目光,也有副主教的邪恶欲望......
  这样美丽的地方,应该和艾丝美拉达相配,不是能被副主教这种魔鬼玷污的地方,不是吗?
  阴险,凌弱--丑恶的社会。
  老实,真诚--善良的人们。
  黑暗的社会环境,将善良光明吞噬,无情的统治阶级,将淳朴的平民残害。
  也许人们已经淡忘,但那威尔的建筑却屹立在那儿,不朽地迎着灿烂的朝阳,白鸽在天空中飞翔,清晨的钟鸣不断敲响,它们正在悄悄倾诉着这样一个悲哀而凄美的故事。
  美与丑,善与恶,已经无需我们去争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