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大国制造和工匠精神
近期,我有幸学习了叶育登老师的《大国制造和工匠精神》,受益非浅,也让我联想起中国以及温州制造产品的“前世”和“今生”,如:中国的汽车行业、通讯设备行业、温州的低压电器行业、皮革行业。这些行业可说跟我的年龄一起成长,中国地面上跑汽车和老百姓使用的手机基本是以国外进口为主。温州皮鞋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武林门的“一把火”给温州人头上浇了“一盆水”,温州人才逐步走上“品质制造”的道路,才有了现在奥康、红蜻蜓等著名品牌。这次的学习让我对于工匠精神和大国制造这两概念又有更深的理解。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可谓审时度势、立意深远。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主要表现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另外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拿温州来讲,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温州模式”已经淡去光芒,温州相对浙江的杭州、宁波等地,产业显得低小散,高端制造产业实力不强,能形成千亿等级规模的产业很少。需要我们以“工匠精神”的理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上要做到精致精细、踏实务实,在参与工作中做到摒弃浮躁、宁静致远。
我所在的企业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管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讲非常重要,是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而当前正是我市高速公路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50公里,总投资近千亿元。我们每一个建设者都应该发挥“工匠精神”,保证每一条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专注每一个细节,做到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让每一条高速公路都能成为温州形象的展示、质量的品牌。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心境也要做到摒弃浮躁、宁静致远。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要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要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为温州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