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之我见

作者:胡爱民 来源:沈海公司 时间:2016-08-19

   

     2004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要求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首次以政府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此后,新《安全生产法》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企业的法定职责予以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继出台。20112月,交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20135月,交通部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于同年9月印发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和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的实施,对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行业文明形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都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就是在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准、规范,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必须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就是要通过实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程序化,规范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全面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建设应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一、实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必须端正思想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花架子”,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又是非常紧迫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国务院的决定。《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7条指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广大施工企业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纷纷通过了与企业资质相适应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实施施工生产标准化。
  第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根本保障。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自我改进这一动态循环的PDCA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目的。
   
第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企业全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强调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的治本之策,是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根本保证。
   
第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防范事故发生和免受责任追究的最有效办法。由于标准化工作把企业的“人、机、物、环、法”的每个要素都作了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对照,就必然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当然也就免受责任追究了。

二、标准化不是豪华化、不是高大上。

有人认为,标准化就是讲排场、讲阔气,就是比豪华、高大上。其实不然。标准化就是法规化,就是把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条件,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建立安全生产系列化、标准化的运行机制,实现工地标准化(驻地、厂站室)、施工标准化(安全防护标准化、工艺工法精细化)和管理标准化(办公信息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是把该做的事做好做到位,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如果一开始就投入到位,一次投入长期受用;因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提高了本质安全的水平,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反而提高了企业效益。由于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是利国、利企、利员工的多赢活动,所以,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切实增强标准化的思想意识,为实现建设一流的施工现场、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工艺,树立一流企业形象,打造一流建设成果而不懈努力。

三、标准化建设要有“三心”。

一是“决心”。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一定要搞、必须搞好。各参建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的领导,思想上对标准化建设要高度重视,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上。《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交通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说:为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促进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部决定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因此,我们在项目初始阶段就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谋划;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就明确必须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实施。所以,施工单位进场后就要下大决心、高起点去精心谋划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问题,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划分工作职责、确工作责任,把工作抓紧抓细、抓到底。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促检查抓落实。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造成标准化不标准,高不成、低不就,推倒重来或多次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一步到位,显示出行业水平和企业实力。

二是“恒心”。高速公路施工工期长、工序多,施工标准化需要长期维护保持。有的施工企业开始时口号响、动作大,胸脯拍得很响。工程开始后就把施工标准化摔在一边,甚至忘得一干二净:施工组织一包了之、施工现场杂乱无章,有的甚至垃圾遍地。标准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要我们的管理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恒心耐心,要把“标准”坚持到工程竣工。

三是要“细心”。从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以来的经验来看,标准化凝聚着广大建设者的心血,特别是施工组织阶段,如何严格按照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合同段的“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方案”,如何落实好“实施方案”、维护保持好“标准化工地”都需要精心安排、用心去做。同时,标准化不仅“标准”了就行,而且要在精细化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创造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安全高效的工艺工法、机具设备和管理方法。标准化还必须是文明施工。应该从厂容厂貌、施工组织、材料堆放、施工环境等环节抓严抓细,应该把“班组建设”“6S管理”实施起来、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的抓出效果、抓出亮点。做好上述工作需要管理者既有决心、更要细心。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作业点面的管理都要管到位,都要落实责任人,都要实行PDCA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但能抓工程“大事”,也必须管“环境卫生、整齐划一”这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