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卧波长虹 筑梦平苍 ——鳌江特大桥建设实录
入春,鳌江两侧江畔烟雨蒙蒙,如诗如画。
“涧流纵出廊桥下,高落鳌江是首源”这句出自《江南靖士诗稿·桂库村》的诗句正是鳌江源流出山的形象写照。鳌江,浙江省八大水系中最南端的一条水系,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贯穿平阳、苍南两县,被誉为平苍两县母亲河。因海水涨潮时,江口波涛状如巨鳌负山,故称鳌江。
2015年,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鳌江流域原有的静谧,转瞬间,一条横跨鳌江两岸的“钢铁巨龙”拔地而起,跨越时空的距离,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江面上架起了一道“卧波长虹”。这是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鳌江特大桥,它起于平阳墨城镇,终于苍南龙港镇,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瑞安至苍南段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高网G15W3沈海高速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鳌江特大桥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平苍速度,记录的刷新者
鳌江特大桥全长
——80、90后,执着的坚守者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没有太多偶然,更多的是依靠沿线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参建各方争分夺秒的不懈努力和背后的默默付出。作为平苍段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鳌江特大桥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面临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高等诸多挑战。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建设者们要克服水位深、浪高、潮差大、台风多、有效作业时间短、基础施工难度大等问题,24小时不间断作业。在这期间,备受社会争议的“80后”、“90后”一代却主动扛起了大桥建设的大旗,他们敢为人先,主动担当,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感人事迹……
2016年春节前一天,笔者随温州晚报记者一行实地探访鳌江特大桥施工工地,映入眼帘的场景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声。在那里,我们听不到礼花鞭炮此起彼伏的喧闹,也看不到到处走亲访友的热闹,只有一个个身穿制式工服,头戴安全帽的留守工人,井然有序的操作着手中的机械设备,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道工序......现场,记者采访了在场的“80后”项目部副经理潘强。他告诉记者,他是江西上饶人,在温州工作已经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本来计划春节回老家结婚的,因为工程建设需要,他带头主动留守工地,把婚期往后延了。
“春节谁能不想家,现在我只能打个电话拜年报平安,等春节后再回家探望。家里人也有埋怨,但是为了高速公路早一点通车,我愿意留下来。”潘强动容的说,像他这样自愿留下的还有很多年轻人,其中大多是一些“80、90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留守的人员当中有一半“90后”大学生,大部分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第一次在工地上过大年!正是因为这样一群人,使得大桥建设迎来了“开门红”。截至目前,鳌江特大桥已完成桩基211根、承台6座,累计完成产值2.18亿元,占合同总价的23.39%。鳌江特大桥“春节不停工”的感人事迹也被温州地方主流媒作为头版头条体轮番报道,并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质量和安全,生命的守护者
在追求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项目部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将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实行现代化工程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据项目负责人林广东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建立并实施按标准操作、过程有控制、结果有反馈的标化管理体系,制定了驻地建设、标准拌合场、钢筋集中加工厂、工地试验室、分区管理等内容的施工标准化措施和要求;同时,为进一步确保质量和安全,大桥各项技术指标的制定都高于标准规范。
在推进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坚持质量保证体系健全不动摇,强化质量监督检查措施。为确保每个分项工程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项目部专门制定出台了“首件准入制”和质量“三检”制度,要求一是各分项工程工序开工前首件工程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初进场必须先提交报检报告,经抽检通过六道流程检测,数据符合标准后方可加工、拼装;二是对批量生产的如桩基、钢筋等材型加工必须坚持首件交检得到施工工艺论证,并出具检定“准入证”后方可继续施工生产;三是现场质检员必须按设计图纸逐项核对加工件、拼装件,并做好检查验收记录;四是在加工、拼装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坚持自检,自检签单合格后交班组长验收,并认真填写自检记录,再交由交质检员检查核验,再通过工种间的相互检验,确保各个环节可控,利于责任倒查追究。另外,项目部还通过每月定期组织安全质量大检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开展各工序QC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解决工程现场发现的问题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确保工程安全质量。通过以上多措并举,项目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技术与设备,敢为人先的践行者
项目负责人林广东告诉笔者,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就在桩基础施工上。由于鳌江特大桥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高,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诸如首根百米长桩在钻进的过程中发现设计地勘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卵石层厚度超过设计厚度,卵石层粒径过大,多次堵住导管,甚至折断钻杆;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入岩标高时,没有发现基岩等突发状况,都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整座大桥类似需要灌注的百米超长桩超过100多根,是一次真正的施工大考。
遭遇这一系列难题后,在项目业主的指导和帮助下,为确保主墩桩基的顺利开钻,项目部着手组织技术攻关,吸取引桥桩基施工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事先制定详尽、贴近实际的施工方案,引进国内最先进的ZJD4000气举反循环钻机,并配备经验丰富技术骨干团队,在开钻前进行仔细地调试,确保施工万无一失,为顺利开钻一路保驾护航。此外,除了配备空压机、铣槽机、泥浆混凝(分离)器等大型特种设备外,项目部还引进了温州第一台浩博600t起重浮吊船和“申启星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大桥建设中将不断遇到新问题和困难。面对不可预知的新挑战,项目负责人林广东自信的说,“不管遭遇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发扬中交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闯劲,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施工经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平苍两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桥施工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挥洒的汗水、精彩的画面、感动的瞬间也随时都在施工现场上演着,对于鳌江特大桥的建设者们来说,或许这里只是他们一生中的一段小插曲,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渐渐淡忘,但对于平苍两县的人民而言,他们永远都会记住: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为这片土地的建设付出过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