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朱元璋反腐,亲骨肉也没放过
作者:汪炳青
来源:温州市高速公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时间:2015-10-27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只要不是太糊涂的皇帝,为了维护“万世一系”的统治权,为了社会的稳定,都会大力反腐的,其中反腐最有名的应该是明太祖朱元璋了。
朱元璋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卑微的,父辈依靠行乞度日,从苏北到苏南,再到皖东,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在行乞的路上出生的。朱元璋出生的时候,父母在凤阳县给地主当长工,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但终究相对稳定了下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瘟疫和饥荒接踵而来,父母都没有逃得过去,年仅17岁的朱元璋就成了孤儿,不仅得不到地主的怜悯,还被赶出了庄园。幸亏富农刘继祖发了善心,拿了一块贫瘠的土地给朱元璋埋葬父母、兄嫂和侄子。30多年后,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生活,“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此后,朱元璋当过和尚,也做过乞丐,直到25岁参加了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再经过15年的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朱元璋父母、伯父母、3个哥哥、2个姐姐、4个堂哥以及众多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是死于饥荒和瘟疫,只有1个姐夫(陇西王李贞)、1个外甥(岐阳王李文忠)、1个侄孙(靖江王朱守谦)、1个侄女(福成公主)和1个堂侄女(庆阳公主)熬到了朱元璋建国。因为亲身体验到了元朝的政治腐败和民不聊生,也有着亲人因为饥寒病困而过早去世的切肤之痛,40岁的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开始从制度上设计反腐。
朱元璋首先安排专业人士编制《大诰》(刑法),其中贪污受贿(受赃)部分由朱元璋亲自编写。为了贯彻《大诰》,朱元璋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此外,科举考试也有围绕着《大诰》出题的内容。当时的《大诰》,就和“文革”时期的“小红本”一样的热销。
有了规章制度后,朱元璋即开始安排人员来实施,他将以前朝代的御史台改成了都察院,成了和六部平级的单位,朱元璋分别向六部派驻了“都给事中”(纪检组组长),向各省派驻了“监察御史”。这些监察官员都是从新中进士的年轻人选拔的,做事情比较有锐气,虽然品级只有正七品,但是可以监察省里、部里的所有官员,查出问题直接向皇帝上奏。同时,省里、部里有重要的工作,首长们也要和监察官员共同商量。监察官员觉得省里、部里的决定不正确的,可以封驳。监察官员人事关系都不在自己工作的部门,而在都察院;任免升降也不是由吏部决定,而是由皇帝亲自考察。
六部都在皇帝眼皮底下,毕竟还能看得到。各省都是天高皇帝远,朱元璋后来害怕监察御史长期驻地,会和地方官员狼狈为奸,于是又发明了巡视制度,并配套制定了《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巡视官叫“巡按御史”,也是由年轻的新科进士出任,由皇帝钦点。巡按御史官阶也是只有正七品,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地方上的省、道、府、州、县大小官员都是他的巡视对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只负责巡视官员是否违法犯罪,不处理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和军事事务。
后来,朱元璋也觉得靠文官反腐文官,有时候不一定很靠谱,于是又设置了特务反腐,这个特务机构就是“锦衣卫”, “专主察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 锦衣卫与由皇帝直接指挥,集侦察、审判、判刑于一身,全国各地大小官员均在其监视之下。《明史》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一天早上,朱元璋问“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昨晚请客请了哪些人?吃了哪些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笑了笑说,你没有骗我。宋濂是最早投奔朱元璋的江南文人,一直担任着朱元璋的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同时还负责教授朱元璋儿子们读书,为明朝未来的皇帝传授治理国家的理念。就是这么被朱元璋信任的人,也长期处于锦衣卫特务严密监视之下。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官员在地方了当了十几年的布政使(省长),后来致仕(退休)回乡,他最亲信的老管家也和他告别了,老管家对他说:“我是皇帝派过来的,跟着您十几年了,您一直都很奉公守法,我现在也该回锦衣卫了。”可见,朱元璋的特务反腐是无孔不入的。
朱元璋来自群众中,也深知发动群众反腐的效果。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鼓励民告官的皇帝,对待阻扰农民“越级上访”的官员,朱元璋毫不手软,淳化县巡检(县治安部门负责人)何添观因为刁难赴京上访的农民,被朱元璋给砍了双脚,并通报全国。同时,朱元璋还鼓励农民将违法官员绑起来送到南京去。常熟县农民陈寿六,被县里的官员顾瑛欺压,陈寿六与弟弟、外甥擒拿顾瑛,绑缚南京。朱元璋处死了顾瑛,同时给了陈寿六很多赏赐,“赏钞20锭,3人衣服各2件”,并免除他们杂役3年。为了保护这个“典型”,朱元璋通知地方官员,以后陈寿六即使犯法,也要由朱元璋自己审理。
朱元璋专门设立了接受老百姓上访的机构,副部级的“通政司”,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信访部门。
为了做好表率,朱元璋反腐连至亲骨肉都不放过。朱元璋和马皇后是布衣结发的夫妻,几十年同甘共苦,感情非常深厚,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册立新的皇后。马皇后没有儿子,只有2个女儿,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公主,其中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仑多次走私茶叶,最终被地方官员检具到了朱元璋这里,朱元璋不顾安庆公主的苦苦哀求,赐欧阳仑自尽。朱元璋第8个儿子潭王朱梓,他在封地长沙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朱元璋得知后,派军队去抓朱梓。朱梓知道回南京后绝没有好果子吃,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事后,朱元璋撤除了分封的潭国,追贬朱梓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