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你好,温州
作者:王玉霞
来源: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有限公司
时间:2014-12-22
你好,温州!
终于来到这个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城市,终于踏上这片充满创造力、想象力、诱惑力的土地。其实,初次到温州时它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城市建设零散、道路拥乱、城中村密布、污染较严重……种种所见所闻让我对温州的印象大打折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对它有了很多不同的认识。温州山多、河多,水路纵横交错,小桥比比皆是。在这偌大的现代化都市里,偶尔还能看到古朴的乌篷船缓缓驶过,恰如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带给人无限遐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马路中央挺拔着一棵棵盘根错节、浓荫蔽天的榕树,动辄几百年的树龄,它们如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屹立在这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发展,敬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而这座城市也表达了对它们最深的敬重,在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不惜花费更大的代价为一颗古树让路,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对环境保护、人文古迹的重视程度,也展现了一座城市博大的胸襟。这样的细节忽然让我感觉到温州----恰如其名,给人温暖的感觉。
来到温州有个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就是被誉为“中国诗之岛,世界古航标”的江心屿,它位于市区北面的瓯江中心,四面环江,素有“瓯江蓬莱”之称。坐上几分钟的渡轮,仿佛一脚踏进了画里,梦回千年,难怪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等那些大诗人在这里留下足迹。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留有叹咏江心屿的著名诗章近800篇,称之为“诗之岛”实至名归。沿着岛上的林荫路,移步易景,任由美景牵引着饥渴的双眼和自由的脚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荫环绕中的英国驻温州旧领事馆。相传建于清光绪二十年,立面采用券柱式外廊,清水墙面,窗子砖砌拱券,古朴优雅。驻足其间,看着岁月默默刻下的痕迹,如同一张历经坎坷、斑驳沧桑的老人的脸,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透过门前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可以清晰的见到江心屿著名东塔的塔尖,据介绍,过去塔的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可当英侵略者在此建领事馆后,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而今在塔顶自然生长出一株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实为奇观。加上那株榕树的衬托,东塔显得更加巍峨雄伟,像一座饱经风霜、镌刻历史的荣辱碑矗立在东峰之巅,无声抗议,又默默铭记。不远处遥相呼应着西塔,两塔千百年来屹立孤屿,风雨相伴,如同一对难兄难弟,但更似一对至死不渝守候的恋人,在岁月的长河中奏响一曲光荣与伟大之歌。
来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到它最繁华热闹的地方看一看,此地非五马步行街莫属了。五马街是温州传统的商业中心,各类商店鳞次栉比。在五马街最具有标志性的五马前面拍照留恋成为很多人不由自主的选择。逛累了,不妨就坐在五马雕像的长椅下歇歇脚。在你端详五马发呆时,或许能看到当年意气风发的书圣王羲之驾驭着健壮的俊马,经过这条曾同样繁华的大街,渐渐消失在历史的滚滚尘烟中。
想了解一座城必然少不了它的美食。就在这热闹的大街旁,有温州著名的小吃一条街,这里古朴而幽静,不同品种的小吃定能让你垂涎欲滴,尤其像我这样的“吃货”自然经常来这里闲逛遍寻美食。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一种叫“龙卷风”的炸土豆卷。恰如其名,一层层土豆卷环绕着中间长长的竹签盘旋而上,就如同迎面袭来的龙卷风,美味势不可挡。五马街的吴记板栗也不得不提,颗颗饱满憨实,剥一颗轻轻一咬,唇齿间顿时填满温暖香甜的滋味。提一袋热气腾腾的板栗,再到旁边的“小茶悦会”买一杯奶茶,三五好友静坐在这优雅的小室里,随手打开一本书,听着缓缓流淌的美妙音乐,看着落地窗外行走的人群,可以让你抛开所有的烦心琐事,尽享此刻难得的安宁悠闲,顿觉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这就是我慢慢认识、慢慢喜欢上的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