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匆匆南源口
作者:蔡得春
来源: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有限公司
时间:2014-11-27
时光匆匆,幸福匆匆,在工地上忙活完一阵子,现在静下来才开始想起以前在歙县呆过的日子。原来,还可以这样轻松地生活……
春天的屋檐,苔藓的泥罐,发霉的故事,泛黄的照片,这是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几千年的南源口。现实中的它,其实仅仅是徽州暗淡平凡的一隅,不用太仔细寻找,处处都有让人惊喜的风景。抬头仰望,看见的是云朵飘动的天空;低头看见的便是翘首企盼的马头墙,屋顶上一片片黛瓦仿佛铺就着等待。旁边蜿蜒曲回的新安江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这便就是它的身影了。乘一叶扁舟撑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近些年的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它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迷惑的神情去探寻这片土地。生活中的我却命中注定要与这片土地做朋友,与他交往,与他亲近,与他相知,与他相守。
忙完一整天,坐在电脑旁,牵挂它的神情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那弯弯的山水画廊,听到新安江潺潺流动的水声。徽州的南源口很像课本说的江南,那么温婉,带着一点的孤寂和倾情的喜,让人着迷。每次回家的来去匆匆,除去和亲人依依惜别时的面容和临别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南源口的美,便是最多沉淀在记忆里的部分。对我来说它是朦胧而古朴的,是细雨漫山遍野的点缀,是夏蚕的沙沙进食声,是大樟树下悠然的纳凉,是庭中淡然的品茶。
上班至今,青春都奉献给了工地,带来的无非是施工现场的一片火热以及与家温暖不减的生活。我时常在想,我在江南轻柔的怀中长大,但是青春中不能没有激情与活力,人生的美丽与不美丽,青春岁月应该饱含其中浓重的一笔。
我经常问自己:等我今后老了,不用每次来来回回地与它匆匆告别,也不用和那个熟悉的小山村挥手,是不是就不用对它说:“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