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场最好的亡国之君竟是汉献帝

作者:汪炳青 来源:温州市高速公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时间:2014-09-15

           中国封建时期历任亡国之君命运最好的是谁呢?大概终究要数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了,此后的亡国之君就鲜有善终者。
      公元420年6月,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给权臣刘裕。刘裕建国号大宋,史称“宋武帝”。宋武帝刘裕对禅位后的司马德文并不放心,司马德文的妻舅褚秀之、褚淡之,原先是东晋帝国的太常卿(掌祭祀、礼仪)和侍中(相当于宰相),眼见妹夫落难,他们就投靠刘裕,协助监视司马德文夫妇。褚皇后生下一个儿子,褚秀之、褚淡之遵照刘裕命令,将外甥害死。
       宋武帝刘裕一直想暗害司马德文,司马德文因而日夜惊恐,整天和褚皇后共处一室,一切饮食也都由褚皇后亲自动手,使刘裕一时无法下手。公元420年9月,刘裕让曾担任东晋帝国侍中的张伟携带毒酒一瓶,前去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自己饮毒酒自杀了。 
       公元421年11月,宋武帝刘裕派褚秀之、褚淡之假意去探望褚皇后,命令自己的亲兵暗暗跟在后面。褚皇后听到兄长来了,出外相见。亲兵乘机越墙进入司马德文室内,将毒酒放在他面前,逼他快饮。司马德文摇头拒绝说:“佛教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兵士便将他挟上床去,用被子蒙住他脸面,用力扼死,然后跳墙而去。
       当了两年傀儡皇帝的司马德文在自己禅位后一年死了,成了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死于非命的亡国之君。宋武帝刘裕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或许他一直认为,当年桓玄废黜东晋安帝自立为帝后,没有杀掉东晋安帝,才让他有机会打着东晋安帝的旗号讨伐桓玄,所以他一定要赶尽杀绝。
      可惜,他忘记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相对于155年的晋帝国,宋帝国只存在了59年。到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凖“禅位”给权臣萧道成的时候,年仅13岁的刘凖问齐高帝萧道成怎么处置他?齐高帝萧道成说用刘凖曾祖父对待司马德文的办法处置刘凖。 
       这个13岁就被处死的亡国之君临终前说出的“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道尽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也怪他的曾祖父打开了帝国皇室的潘多拉魔盒,报应到了自己儿孙的身上。
       再后来,梁武帝萧衍也把屠刀对准了15岁的齐和帝萧宝融,陈高祖陈霸先也把屠刀对准了16岁的梁敬帝萧方智,隋文帝杨坚也把屠刀对准了9岁的周静帝宇文衍,唐高祖李渊也将屠刀对准了15岁的隋恭帝杨侑,后梁太祖朱全忠也把屠刀对准了17岁的唐哀帝李柷......
       其间,最可怜的当属李从益,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李嗣源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开明皇帝。可惜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相互攻杀,最终让李嗣源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抢到了江山,建立了后晋帝国。石敬瑭在杀光了其他妻舅之后,对自己这位年仅6岁的妻舅还不错,封为郇国公,让李嗣源的妃子王淑妃照顾他,以奉后唐之祀。 
       后晋立国只有11年,公元947年契丹攻破汴梁,后晋帝国灭亡。李从益逃到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陵墓徽陵躲了起来,还是被契丹人抓回来立为傀儡皇帝。各地军阀纷纷讨伐契丹,契丹招架不住就退回塞北了。李从益只有17岁,就投降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刘知远曾经在后唐明宗李嗣源部下为军卒,王淑妃希望刘知远念在旧日君臣情分上,不要杀害他们母子,“何不留吾儿,使每岁寒食持一盂饭洒明宗坟上”。“闻者悲之”,但还是难逃一死。
       阴险毒辣的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帝国也只存在了3年。公元948年,当了不到一年皇帝的刘知远就死了。公元950年,刘知远的儿子、21岁的后汉隐帝刘承佑也被后周太祖郭威给杀了。
       最后导演“禅位”游戏的是后周恭帝柴宗训和北宋太祖赵匡胤,柴宗训时年6岁,被赵匡胤降为郑王。又过了13年,未满20岁的柴宗训死了。 
 此后宋、明都加强了皇权,明朝甚至取消了丞相制度,再也不会产生威胁到皇帝的权臣,可惜都亡于外族。大宋帝国祥兴皇帝赵昺(7岁)跳海自尽,香港至今还有“宋皇台”;大明帝国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汉奸吴三桂绞死后挫骨扬灰,昆明留下了“逼死坡”。
再回头说说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后,被魏文帝曹丕降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并言称“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后汉书》)。
      刘协禅位之后,皇后曹节(曹丕妹妹)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甚众,百姓皆感激涕零,山阳国内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
      公元234年4月,刘协病逝,享年54岁。此时,魏文帝曹丕已经死了8个年头。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睿闻讯后,“素服发哀,率群臣哭之”、“命司徒、司空持节吊祭护丧,光禄、大鸿胪为副,将作大匠、复土将军营成陵墓,及置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事”、“立其后嗣为山阳公,以通三统,永为魏宾”(《三国志》)。
       8月,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因百姓护陵有方,禅陵成为豫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刘协死后,孙子刘康、曾孙刘瑾、玄孙刘秋先后嗣袭山阳公。一直到西晋帝国灭亡,也就是公元309年五胡乱华的时候,最后一任山阳公刘秋和西晋帝国皇帝一起被匈奴所杀。“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秋立二十年,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国除”(《后汉书》)。
       据《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公元289年,汉献帝玄孙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遂率子刘都贺等男女共两千余人东渡。时值日本应神天皇在位,任命他担任朝臣,赐号为“东汉使主”,又称阿知王、阿知使主。
        刘阿知与刘都贺曾代表日本至江东找寻擅长养蚕、织布、裁缝的工匠,雄略天皇赐刘都贺姓“直”,子孙遂以直为姓。刘都贺生山木直、志努直、尔波伎直三子,分别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其中大藏氏与坂上氏最为著名。大藏氏始祖大藏广隅的八世孙大藏春实,于天庆之乱讨伐藤原纯友而闻名,被任为太宰大监,其后世子孙便世袭长门守、太宰大监等职,而成为九州豪族。 
        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位”给晋武帝司马炎,被司马炎降为陈留王,“位在三公上。割十县,邑三万户建陈留国。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行魏正朔”(《晋书》)。禅位后,曹奂又活了近30年,直到公元302年病逝,享年57岁。
       公元309年五胡乱华的时候,陈留王也被匈奴杀害了。公元326年,东晋明帝封流落到江南的曹励(魏武帝曹操的玄孙)为陈留王,“以绍魏”(《晋书》)。
       公元388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规定陈留王地位在东晋帝国皇太子之上,仅次于皇帝。
       公元420年,陈留王曹虔嗣作为东晋帝国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领东晋帝国贵族们,向东晋帝国最后一位权臣刘裕上表劝进。一如当年魏元帝曹奂“禅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导演了一出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给宋武帝刘裕。“于是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劝进”(《宋书》)。
       曹氏陈留王国历200多年,一直传国到公元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宣布“自非宣力齐室,馀皆除国,独置南康、华容、萍乡三国,以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之后,除国者凡百二十人”(《资治通鉴》),晋、宋两朝授予的贵族,除了南康公刘穆之、华容公王弘、萍乡侯何无忌的子孙外,都废黜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