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田
作者:蔡得春
来源: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有限公司
时间:2014-03-19
田,在《说文•田部》一书中的注释为:“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印象中家乡的田普通的很,和平凡的父亲很相像。
每年春节过后,父亲便开始准备秧田和谷种,秧田被父亲打理成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映着蔚蓝的天空。半袋的稻谷在柴灰堆中闷了几天之后一个个都长出了乳白色的嫩芽,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谷香。秧苗在父亲的呵护下茁壮地成长起来,经历了夏的葱郁,秋的成熟,那些秧苗给父亲带来了收获。数月前的绿毯如今已变成了金黄色,脱了外壳的稻谷变成了米,每一粒都温暖着人们的胃,像空气般哺育着人类。
长大了,个子也高了,总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男人,天不怕地不怕。对于父亲,也就少了应有的尊重,甚至会在不顺自己意的时候对他大声吼叫,而父亲每次都选择沉默。田对生长在它怀抱里庄稼又何尝不是这份包容,默默的为他们提供养分,让它们更好地成长。
父亲不到60岁便病逝了。生病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瘦了,脸颊也凹进去了,眼神也呆滞了,背也驼了,他这块田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葱绿,变得那样萧瑟。如今每看到田中那些被秋霜打得枯黄的草,心中都不禁会想起父亲。似曾忆起,风雨中父亲的身影;似曾想起,面朝黄土的背影,似曾记起,田埂上微笑的面容......我经常想,将我养大成人的米,有多少不是父亲在田里劳动所得?我所有的学费,又有哪一块钱不是父亲用血汗换来的?
父亲虽然没能扶携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阅历已渗透到我的生命。感谢您给了我生命,感谢那一块块的“田”哺育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