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
送一个微笑
那天开车经过,正是红灯时。
人行道上两个竹筐旁一摊橘子散落在地。一位老人蹲在地上慌慌张张地捡着橘子,老人身穿一件净白色的破衬衫,古铜色的脸上,深深地刻着一道道皱纹;两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长满了老茧,看得出来他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老汉。这时,一个约莫三十来岁身穿西装的男子经过,“我来。”他笑着说,便俯下身,弯下腰,半蹲着,拾起了橘子,抱在怀中,轻轻的放回竹筐子。老人开始有些惊讶,然后感激得憨笑着,“小伙子,谢谢你,我自己可以的。”话语间带着一种难为情的味道。年轻男子只是微笑着,没说什么,继续捡着橘子。
一老一少的合作,橘子很快就被捡回竹筐。这时,人行道上绿灯已亮,老人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反反复复地说了好几遍的谢谢,接着急忙塞给年轻人两三个大的橘子,“这是我自家种的,来,尝尝。”老人诚恳地说道。
男子笑了笑,点头示意,摆了摆手,便走了。
就这样便好了。
坐在车里,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禁感慨。在这个人人都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在我们见多了听多了各种人情冷漠之后,他们的微笑和默契显得如此难能可贵。或许,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帮助他人的心意,我们缺乏的是信任。而信任,难道不是从一个微笑,一个关怀的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开始的吗?
作为一名征收工作人员。当你微笑着为他们服务时,当你耐心为他们指路,当你在深夜疲惫时仍能面带微笑,你说,这难道不也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正能量吗?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具有传染性。你的微笑传递给一位过路的司机,他可能把好心情传递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可能传递给自己的下属,这个下属又可能带着一脸微笑踏进回家的门。反之,你的恶劣也可能形成一种“蝴蝶效应”,使得一位母亲怒骂子女,上司苛责下属,丈夫冷脸相对家人。
等红灯的瞬间,这个下午,老人和男子的微笑,明亮了彼此的心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即时是局外人的我,因为他们,而沾染了“花香”。
送一个微笑,请相信,这个微笑有时会清凉一个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