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之窗
抓作风,自上而下最见效
“风不难化也,自上及下而风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被外电看作是中共中央自我设限、自带“紧箍咒”的“八条铁律”。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这一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不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胆识和决心,而且迅速转化为全党的行动。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上与下是相对的。上,是风之源、化之始。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
悬挂横幅、摆放花草、铺设迎宾地毯等,在不少领导机关已形成惯例和制度。尽管群众啧有烦言,但真要从自己这级“叫停”,又有各种顾虑。现在,自上而下抓作风,消除了下级的迎合、观望和攀比心理,好比“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可以使政策规定雷厉风行地得到贯彻,这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八个坚持”到“四个大兴”,我们党历来强调自上而下抓作风。
有历史学家称,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是“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那时的延安,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干部和群众“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毛泽东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朱德在诗中写道,“只见公仆不见官”。这一切与深入开展的整风运动是分不开的。
自上而下抓作风,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能产生一种“不令而行”的示范效应。同是调研,刘少奇能揭开农民家的锅盖,打开农民家的碗柜,甚至拨开人粪,查看农民吃的究竟是什么;同是开会,粟裕在战争年代经常在行军途中边走边议事,甚至练就了倒着骑马的本领;同是出行,郑培民在病重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仍一再叮嘱驾驶员“别闯红灯”……群众正是从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党的前途和力量,坚定不移地信任党、热爱党、追随党。
好作风不是靠漂亮的言辞说出来的,而是靠实干的行为做出来的。在改进作风上,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推动者,更是落实者,既是指挥员、督导员,更是冲锋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也应见贤而思齐,上行而下效,在制度上及时跟进,在行动上强势推进,在作风上切实改进。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这是毛泽东为《湘江评论》写的创刊词。今天,您是否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风,是否增加了一些“时机到了”的紧迫感和新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