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马列 读怎样的马列

作者:《时事报告》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8-30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先后为革命建国、建设强国、民族振兴,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总是在关键时刻困扰着我们。目前,我国正处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国经济能否在连续30年增长的基础上,走好第四个10年,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

 

  然而,就在我们身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总是在那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们或居某一高位,或踞某一战线,或藏某一角落,要么就是把真理向前多推一步使其成为谬误,要么就是遇事左右摇摆使人无所适从,要么就是编出一串串“四六句”引人空谈八股,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古人说,每临大事,要有静气、有正气,我们说,还要有底气、有勇气。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能否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在今天这样一个时期,显得格外重要!

 

  理论建设、理论学习、理论指导、理论武装、都离不开好书。过去的《毛主席语录》,靠毛泽东的巨大权威,借鉴儒家经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统经验,试图靠一本“红宝书”统一思想治理天下,应该说作为一种尝试,也有过许多可爱、可行、可取之处。《毛主席语录》仍不失为一本好学好用的好书,但既是“语录”,再怎么推行使它成为“红海洋”,再怎么吹捧把它奉为“红宝书”,总难免给人留下各取所需、各为其用的空档,生出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的笑柄。后来矫枉过正,又强调全国都来学马列原著。各种学习班、读书班,各色人群,都来抱着一两个世纪以前,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马列大部头原著啃来啃去,和杜林吵架,与马赫辩论,为黑格尔注解,骂鲍威尔浅薄……这种读书办法,对专家、理论家或许可以,对多数干部就不知所云了。所以,后来小平同志又指出,要求全党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都读“小本子”语录乱过套,都读“大本子”马列办不到,现在又是“信息爆炸”时代,电视到处有,微博漫天飞,我们究竟该怎么“要精,要管用”地读马列,读什么样的马列?这是一个大问题。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个政党要想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当然也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科学的、准确的、有效的理论思维,殊为不易。毛主席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两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

 

  怎样编出一本在“语录”和“大部头”之间,扬二者之所长,避二者之所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书,将繁杂、零散的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摆正了、捋顺了,分好类、排好队、归好堆、论好辈,既自成体系,比较全面,又把点睛之笔放在题眼上,既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基本理论,也有助于改进学风,防止形而上学、片面化的倾向,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好书应时而生,应时而用,将“系统而不是零碎、实际而不是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正与时俱“进”,进书斋、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

 

  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惟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