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秀”干部开两剂“药方”

作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24

    近年来,“政绩秀”、 “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干部作秀,往往是讲得好做不好,说得到做不到,喊得多做得少。善于作秀的干部,也大都是有花招没实招,有“唱功”没做工,有“演技”没实绩。会场、基层、救灾现场,都可以变成某些干部的秀场。这些干部,深谙见人说话之道,善用见机行事之法。远一看有模有样,近一看装模作样,经不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一些干部热衷于作秀,从主观上讲,主要是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修养不高,民本意识不浓。从客观上分析,是由于作秀的低成本高产出,低风险高回报。干部作秀,一门心思装点门面,专选容易的事情做,专挑好出成绩的事情做,专拣领导喜欢的事情做,短时间内,这样的干部确实更容易博得眼球,赢得掌声,赚得喝彩。上级领导记得他,因为他跑得勤快;代表委员熟悉他,因为他讲得动听;人民群众认得他,因为他“上镜”频繁。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勤务员。相较于其他职业,干部作秀危害更大,影响更坏。一是干部作秀以滥用国家权力为前提,虚耗行政资源。二是干部作秀以捞取政治资本为目的,会影响组织选人用人的准确度。三是干部作秀以伤害人民群众感情为代价,最终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根治干部作秀,也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找准“病”源,对症下“药”。一方面要给作秀干部的思想开剂“药方”,引导广大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另一方面,要给干部的行为开道“药方”。要建立考实绩不考虚功,考内容不考形式,考口碑不考“口才”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对干部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让作秀的干部没有舞台,让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