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

作者:内蒙古日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06

    党的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由全体党的成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的高度凝练;是党的内在精神、整体素质、政治倾向和纪律规范的体现和反映。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我们党在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将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创造性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首次提出了作风的概念,并系统概括出了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整套理论。早在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针对部队暴露出来的涣散作风进行整顿,将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初尝试。1929年12月毛泽东为红四军九大起草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其中心内容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形成党的优良作风。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整风文献,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党风、学风、文风不正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开始执政之后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较好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全面的拨乱反正,开创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新局面。1979年11月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要求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概括了党的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要求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2年至1984年,从中央到地方逐级开展了一场以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目标的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视反腐败为关系到党的命运的全局性问题,要求“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1998年,党中央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创造了党的建设新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的十四大把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论断鲜明地写进了党章总纲。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并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著名论断。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就向全党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号召。2003年1月,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5年1月党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6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委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纵观中共党史,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都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们在不同时期关于作风建设的理论正确指导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使党的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和巩固执政地位,之所以能够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始终保持了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新世纪,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复杂、更严峻,党的作风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