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党员这样受教育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5-16

    如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在浙江,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手段正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新“翅膀”……

           

  1.

  “群众点菜+组织配菜+专家上菜”

  【镜头】 3月13日上午,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会议室。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沈斌正在作题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讲座,这让现场众多的社区党员干部倍感新奇。组织者彭春霞也乐得合不拢嘴: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每个月要做一件“大事”: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学习活动。了解到身边的党员干部对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很感兴趣,彭春霞在市远程教育网站上点击“远教大讲堂”教学菜单,选中了由沈斌讲的课。很快,课程就落户福明街道。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媒体的大量普及,传统的单向、被动式的党员教育手段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让党员干部对我们的教育内容感兴趣,就必须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通过推动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实现‘点播式、交互式和直播式’的教育和培训,让党员教育进村入户,入脑入心。”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如是诠释党员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宁波的“远教大讲堂”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实行了“群众点菜+组织配菜+专家上菜”一条龙、便利式教学服务。每年年初,通过市远程教育网公布相关单位报送的讲座师资和选题,由基层干部党员“点菜”,择优确定讲课人和讲座内容。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50余期,很受基层党员干部欢迎。

 

  如今,依托电信和广电网络,浙江已建设了以省级中心资源库为核心、广电和电信两大前端播出平台为基础、辅助教学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出平台,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共43358个,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全覆盖。

 

  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水果种植大户吴建林家,老吴打开自家的电脑,就可以看到桌面上的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客户端系统,轻击鼠标,能够随意点击省、市、区三级的远教系统,既可收看直播的远教节目,也可随意搜索点播自己感兴趣的远教节目。潘家浜村是嘉兴首个光纤入户“远教村”,远教入户率达70%,现在绝大多数村民都能熟练运用远教系统。2007年,村里还建起了本村的远程教育门户网站,开设了“网上议事厅”、“为民中心”、“小村新事”等特色专栏。

 

  绍兴市则针对党员流动性、分散性、自主性逐步增强的实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党建信息自上而下传递方式、党组织属地设置方式、党群联系方式等,实现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便捷式党务管理、个性化学习培训、人性化在线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在在线服务平台上建立网络党委603个、网络党工委41个、网络党总支894个、网络党支部12500个;通过网上党课进行在线学习53460人次。

               

  2.

  智能化管理培训,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镜头】 4月11日,宁波市江北区洪塘社区党员毛志尹参加完党支部的远程教育学习后,登录区里的“智慧党建平台”查询自己的积分:“毛志尹同志,今年以来,您已参加党的组织生活5次,教育培训1次,目前党员卡总分5分,其中基本分5分,附加分0分,还分别需要7分和3分达到考核分要求。敬请认真核查,自觉履行义务。”“看来还需要加油呢!”毛志尹说,“有了这个平台,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自己的积分情况,真的很方便!”

  

  为实时感知867个基层党组织、1.6万名党员的动态情况,2011年7月28日,宁波市江北区建成了智慧党建平台,采取“一党员一卡、一支部一系统”的做法,为每名党员配发一张党员卡,里面记录了党员姓名、所在党组织、入党日期等信息,党员持卡可参加区内任何党组织的活动,并得以自动记录和上传储存。

 

  “通过这个平台,区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不再受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支部关系的限制,使党员教育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威平说,“我们打算推广这一做法,对全市党员实施动态管理、智慧服务,提升远程教育工作的效率。”

 

  宁海县依托远程教育,开发发展党员网上学院,以培训考核为抓手,通过设立入党积极分子远教学分制、发展对象理论测试制、预备党员志愿服务制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拓宽远教学用途径。在桃源街道下桥村,2011年6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孙建萍,向记者出示了她的远教培训合格证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合格证。第一个证书规定,入党积极分子每学习20分钟以上或学习1个课件计1学分,达到15个学分为合格,合格后方能被定为发展对象环节;发展对象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前必须参加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测试。县里参照驾照理论考试模式,开发了政治理论测试平台,取得远教学习合格证的入党积极分子经预约到所在地党员服务中心远教站点参加测试,孙建萍的得分是90分,“我在网上学院练了好多次模拟测试,所以一次就通过了。这种考试方法大家都觉得很公平,也让自己感觉从远程教育课程中得到的知识没白学。”

 

  杭州开通的“党员干部学习新干线”,在党员干部中的“美誉度”也很高。市直机关部门和县(市、区)全部都纳入这个平台管理,有40845名党员干部成为注册学员,每年在线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学习1小时为1学分,一年须完成72学分。杭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每年不少于12天、学分不低于72分的要求,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的话,保守估计一年的培训费用将至少是2000万元,而“干部学习新干线”网上培训的成本却只有200万元,不仅节约了近九成的培训费用,还方便了管理,提升了学习效果。

             

  3.

  拓展功能,在服务中学以致用

  【镜头】 4月13日,浙江省级远程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嘉兴市南湖区褚大姐甜瓜专业合作社举行。仪式上受赠创业瓜棚的发言代表杨佳奇,是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10年10月的一天,他无意中点开了嘉兴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门户网站——红船网,看到余新镇余西村的褚富宝通过远教系统学习摸索甜瓜种植技术、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消息,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加入到种瓜的队伍中来:“感谢远程教育为我提供创业的机遇和平台,我会以褚富宝大姐为榜样,等有能力时也去帮助其他人。”

  

  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介绍,早在2008年,嘉兴就以远教站点为纽带,将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与党员中心户、种植养殖大户联系起来,形成“远教创业致富联合体”,积极发挥科技兴农能手的带动作用,褚富宝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浙江着眼于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基层党建、服务民主建设、服务创业致富、服务民生事业”四大功能,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颇受党员群众认可的学用创新模式。

 

  针对党员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分散、更新不够及时、个性化学习难度大等问题,浙江首创了“红色搜索”引擎网站,专供搜索远教视频课件。截至今年2月,总访问量已达715万人次。“红色搜索”引擎功能强大: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蛟山村不少村民种植蓝莓,村干部通过“红色搜索”引擎,一下子就搜索到20多项有关蓝莓的资料、60多项适合种植养殖的技术信息,集中下载刻盘送给种植蓝莓的党员群众,就连远在山东胶南承包了1.8万亩蓝莓种植基地的种植大户周贤龙也不例外,当收到千里外家乡寄来的光盘后,他激动地给村干部打电话,感谢这场“及时雨”。

 

  远程教育网络还成为探索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2010年1月3日,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开展了浙江最大规模的一次公推直选。由于全镇共有2904名党员,找不到能容纳得下所有党员的场地,有关部门想到了借助远程教育网络视频传输与电视直播相结合的手段——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38个。党员大会召开时,共有2524名党员庄严投票,活动效果很好。

 

  部分市县通过远教网络,实现了政府与市民“面对面”沟通,定期组织党政、局办领导和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与基层群众互动交流;省委组织部与省司法厅合作推出了“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活动,使有需求的群众在村远教站点与法律援助律师视频对话;台州市玉环县开通“远程教育亲情通道”,让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外来建设者在远教点与家人视频拜年……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志文透露,下一步,浙江将借助“三网融合”,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多管齐下,打造立体、跨网、多屏、智能的基层党员教育云平台,把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