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地区首例周期性养护总承包模式正式落地

作者:程奕旗 温旭东 来源:运营公司 时间:2020-06-01

  5月28日,G15(沈海)高速公路温州大桥段及S10(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一期段综合养护总承包工程顺利开标,标志着浙南地区首例周期性养护总承包模式组织实施的公路养护工程率先落地,为养护市场化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对养护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运营时间的逐渐增加,高速公路已逐步从“建养并重”跨入“以养为主”的时代,其面临的养护任务将越来越繁重。针对“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探索建管养一体化、周期性养护总承包模式等生产组织模式,以建立新的养护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养护管理,推进公路养护向集约型方式发展计划,市交发集团敏锐预见,率先吹响养护承包模式改革的冲锋号,在市场尚没有成功案例的条件下,大胆先试先行。项目从启动至今历时2年4个月,期间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和总结完善,持续对长周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调整优化,以适应精细化、高效养护的需要,为下一步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G15(沈海)高速公路温州大桥段及S10(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一期综合养护总承包模式项目为5年期,涵盖了两段高速公路42.352公里的养护规划、养护巡查、经常性检查、日常养护、预防养护、修复养护、应急养护、设计、科研创新等服务工作内容,总投入约3亿元。
 
 
  该项目将养护技术发展和新型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以“全养护项目总承包”取代了传统的“日常养护”“路面养护”“桥梁养护”等单一科目承包,以养护质量目标绩效管理模式替代了“工程量计量支付”的传统规则,突破了传统承包模式下的诸多行业局限。同时较长的承包期,便于承包商合理增加投入、关注长远效益,长期管理和维护道路设施,始终保持公路路况指标良好,保证道路服务的高水平和高等级,是同步提升公路品质和运营效益的有效途径,将产生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进步的积极效应。一是利于提高养护效率,突破传统养护工作被动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用路况指标来考核承包人的工作,减少无效工作环节,带动承包人由过去的被动性养护变为主动性养护,养护效率将会大幅提升。二是转变公路经营者的职能定位,将专业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给予养护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达到养护效果。同时将经营管理者从繁索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养护规划、技术等方面的把控。三是合理规划养护费用投入,养护企业在科学养护体系下可以自主分配费用投入,减少过度投入,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运营费用,达到双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