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谋划 高品质建设 瓯江北口大桥树新时代品质工程样板

作者:本报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尤超常 张雯雯 来源:中国交通报 时间:2018-05-24

  ( 本报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尤超常 张雯雯)5月15日,历经71天的下沉,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首节沉井下沉到位。与此同时,隔江相望的北锚碇基坑开挖已经完成,共开挖30.2万立方米土石,接下来将进入锚体施工阶段。

  瓯江北口大桥全长7913米,主桥长2090米,概算总投资为88.36亿元。该桥是世界上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也是交通运输部首批8个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项目中唯一的桥梁工程。2021年年底建成后,可满足每天10.7万辆汽车的通行需求。

  大桥建设管理单位——温州交投集团下属的瓯江口大桥公司,从大桥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高品质建设,积极推动项目品质工程创建工作。

  设计之妙——多项创新为多塔连跨悬索桥积累经验

  瓯江北口大桥是国家宁莞高速公路和228国道两大项目跨越瓯江的控制性工程,为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通过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两桥合建”的创新设计,实现了廊道和岸线资源的集约式发展,不仅节约土地约193亩,还节约建设资金达4亿元左右。

  大桥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任何创新突破都离不开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10家单位两轮科研课题的征询,项目最终确定了“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架悬索桥结构体系构造与设计参数研究”“强潮河口深厚软土土层超大型沉井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强台风登录地区双层大节段钢桁梁整体架设与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5大科研课题。同时,针对强潮河口、台风气候、软土地基等难点,开展了70余项技术类专题研究来强化大桥方案设计。

  瓯江北口大桥的设计在细节上更是用心打磨。如“竖向摩擦板梳齿型主鞍座”为世界首次应用,有效克服了主缆与鞍座间的抗滑移问题,成功用刚度较大变形较小的混凝土中塔方案取代刚度较小变形较大的钢结构中塔方案,更优地解决了多塔连跨悬索桥不对称荷载的核心问题。同时,得益于全新的抗滑移解决方案,加劲梁首次采用连续半漂浮体系,大幅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抗风性能和行车舒适度。这些创新都使得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进一步迈向成熟,将为未来跨海通道建设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建造之精——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瓯江北口大桥位于瓯江入海口,受强台风、强潮涌、深厚软土影响,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大桥建设大力推行钢结构应用,全桥用钢量预计将达40万吨,创下了土建工程用钢量为浙江省“十三五”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之最。
  以中塔沉井为例,钢材用量1.5万吨,相当于1万辆小汽车之和,钢沉井高59m,采用“钢板自动下料、板单元切割、板单元焊接、块段焊接组装、节段吊装组拼”的工艺流程,在船厂内进行首节组拼,利用滑道进行万吨级钢沉井下水,以半潜驳运输的方式运送至桥址墩位,然后进行水中接高、下沉施工。 相比传统桩基,沉井基础的刚度、整体性能都更优,可承受30000吨级船舶桩基力。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导向,结合工程特点,贯彻转型升级发展理念,提出“三个工厂”建设模式,推动工程品质化建设进程,推动交通建筑工业化发展。全桥15万吨钢结构,均在“钢结构工厂”制造,运至现场后进行装配化施工;1500榀节段预制梁,764块桥面板,5.6公里防撞护栏,通过建造的永久性“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实现“桥梁结构”向“桥梁产品”的供给改革;“现场施工作业工厂”,通过封闭式门禁系统,打造工区“车间式”管理,实现定人、定岗、定责的流水化作业生产线。
  此外,瓯江北口大桥专门采用大型先进机械设备对主桥钢桁梁、引桥节段预制箱梁、钢沉井、等进行装配化施工,对钢护筒打设采用机械化施工,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管理之细——全面推行QHSE体系
  在北岸2标项目驻地,有一片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里面宿舍、食堂、篮球场、超市、洗衣房、晾晒间一应俱全,这是为瓯江北口大桥建设者们打造的产业工人生活园,可容纳10多个班组约200人的生活。园区采取集中化布局、物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此举不仅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更提升了施工人员的素质。
  瓯江北口大桥项目还开发了人员个人电子档案、智能工卡和智慧门禁,推行安全积分管理,初步形成产业工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瓯江北口大桥创新将交通建设行业注重的质量(Quality)管理,融入石化行业使用的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构建出QHSE管理体系。该系统可以实现全方位施工管理和各环节垂向管理,最大限度集约节约资源,是环保管理的重要依托,同时还能成为培育桥梁产业工人的平台,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
  项目实施初期,大桥项目编制了《温州瓯江北口大桥项目管理手册(40项制度)》《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工程创建品质工程桩基、承台标准化施工手册》等系列制度。尤其是编制了《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工程创建品质工程安全标准化手册》, 总结了交通主管部门的安全标准化规范及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安全标准化工作经验,并最终形成“安全管理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人员标准化”三部分内容,创造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管理的新方式。
  瓯江北口大桥也是国内首个采用“BIM+互联网”技术进行全寿命周期信息化协同管理的桥梁工程。这项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设计、工程自动算量、施工精细化模拟与全过程深度智慧化信息协调管理,以达到桥梁建管养信息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