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班倒”接力作业建大桥
瓯江北口大桥建设稳步推进
作者:记者夏晶莹 通讯员蔡易阁
来源:温州日报
时间:2017-08-03
本报讯(记者夏晶莹 通讯员蔡易阁)一手握着防护面罩,一手拿着电焊枪,在四周密闭的隔舱里,陈国定与工友们专心地进行焊接操作,电光火石之间,腾不出手来擦拭接连滑落的汗水。在位于瓯江中央的瓯江北口大桥中塔钢沉井平台上,100多名工人正以“三班倒”的“接力”有序作业。
6月21日,1—5节段钢沉井在瓯江“落户”——成功着床后,第6、第7节沉井随后便浮运到温州,目前,第7节沉井已经完成吊装,正在进行装配和焊接。沉井平面尺寸为66×55米,平面形状为圆角矩形,面积3600多平方米,划分为25个“井”和36个“隔舱”,这一个个隔舱便是焊接工们工作的主要阵地。
早上10点,下班时间到了。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后,陈国定与工友们沿着简易的小梯子,从3米深的隔舱里爬出来,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狠狠擦了一把汗,“隔舱里实在是太闷热了。”陈国定说,“每个隔舱里分派两名焊接工一同作业,好有个照应,带班班组长半个小时就来巡查一次,看看大家伙的状态,并分发些冷饮以及解暑药。”
瓯江北口大桥1标现场副经理季宁告诉记者,因为四面密闭又低于平面,加之电焊作业带来的高温,高温天里,隔舱最高温度达到78摄氏度,50多度则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容量为17升的饮用水,沉井平台上每天要喝掉15桶。为了增加通风,沉井平台上布置了5台鼓风机、每台风机5个通风管,分别接入各个隔舱以增加空气流通。
因处于瓯江中央,瓯江北口大桥沉井作业受天气影响很大,上周的台风来袭,工地上就停工了四天,吊机等大型设备均需回避风港。为此,在施工中把牢工期、扣准节点就显得非常重要,记者了解到,因夏天炎热,沉井作业时间避开了11点到14点的“每天最高温”,而在气温允许的时候,平台上的作业是24小时不间断的。
瓯江北口大桥是温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桥梁,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桥梁之一。其主桥为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中塔为A字型混凝土塔,加劲梁采用双层板桁组合钢桁梁,连续半漂浮体系,均为世界首创。目前,除1标中塔在紧张施工外,2标和3标均已正式施工。
瓯江北口大桥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南金公路跨越瓯江的控制性工程,项目起于乐清黄华,止于灵昆岛,采用“两桥合建”的形式,上层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下层为南金公路,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是提升温台产业带、促进浙江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完善浙江省综合交通网络、提高东部沿海运输能力、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至7月底,瓯江北口大桥已完成年度投资额4.5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