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温州日报:只为成功想办法 不为失败找理由
本报讯 (记者 王丹容 吴勇) 昨天,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分别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市级投资项目推进工作。陈德荣强调,推进温州转型发展,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直面矛盾、破难攻坚,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强化协调配合,扎扎实实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昨天下午,陈德荣与市委常委、秘书长葛益平,副市长陈浩一起,召集有关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国资公司的负责人,详细了解市级投资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逐一给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陈德荣要求,对于专题会议确定的具体意见,要形成会议纪要予以执行;市督考办要加强督办,确保落实到位。
针对部门协调不畅“卡”住一些投资项目建设的现象,陈德荣说:“专业部门说一个‘不’字很容易,但是你说一个‘不’字,人家就得回去想办法,想了办法回头再来,一个事情就好几个来回。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专家,专家不要和‘门外汉’说‘不’字,一定要说怎么样才能办好事情,要把‘门外汉’领进门。要在实施即办制的基础上,提倡‘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好’,让办事的人一个来回就可以。”
陈德荣指出,当前是温州发展较为困难也是大有希望的时期。一方面,温州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再加上上半年经济运行不甚理想,如果再不以超常规的工作力度补上落下的课,温州就难以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当前,融资环境宽松、投资品价格较低、施工力量组织方便,这些都为抓建设抓投入抓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困难需要战胜,机会稍纵即逝。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抢抓当前宏观政策环境趋于宽松的大好机遇,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强化投入、加快建设,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陈德荣强调,要紧紧扭住投资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市域轨道交通等一批基础性、战略性、民生性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拉开大都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大融资力度,利用“金改”创新融资方式,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强化项目建设资金保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市级机关招商项目落实,全面兴起对台招商引资热潮,突出项目招商,以强化投入带动经济发展。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昨天上午,陈金彪和市政府秘书长詹永枢一起,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研究有关市级投资项目推进,要求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务求落实到位。
陈金彪说,每月例行召开的协调推进会,是当前加大投资的非常举措,出发点本是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可是某些单位却因此养成不好的工作习惯,平日里慢作为甚至不作为,遇事尽想着往上推,寄希望于书记、市长会上拍板子、挑担子,开辟绿色通道、免去些程序后,侥幸突击地开展建设,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坚决杜绝此类风气,对本该是职责所在却落实不力的,要进行问责。业主单位、职能部门、属地政府都要守土有责,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按照“属地负责、业主共推”的原则,严格执行程序,依法依规推进建设。业主单位要倒排时间计划,细化进度到天,周密组织、环环相扣、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如期建设。职能部门要摒弃局部利益的狭隘思维,本着从破解实际难题的立场出发,创新思路,敢于担当,克难攻坚,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有工程因前期缺乏科学论证而留下后患,究其原因,常常是由于业主单位抢到项目、拿到土地后就匆忙上马建设所致。陈金彪对此提出批评后强调,要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精雕细琢地科学论证,真正打造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满意的百年工程。对于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的通病,陈金彪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及早谋划明年项目,做深做细做透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