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拔钉破难”就要从“小钉子”拔起

作者: 来源: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12-06-05

    要把能办的先办,难办的做一次、两次工作不行,就做四次、五次、六次,开动脑筋,总能做好。

 

    本报讯 (记者 姜巽林 吴勇) 昨天,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分别带队督查拆违美化和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陈德荣强调,要发扬韧劲、破难攻坚,加快速度、全力推进,把拆违工作与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绿化美化、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昨天上午,陈德荣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宏峰、副市长仇杨均一行来到龙湾区,先后察看了江滨路龙湾段工程、状元石坦村拆违点、市粮食市场、市委党校迁建工程、蟾钟老工业区拆违点等10个点,深入一线督查拆违美化、督促工程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市粮食市场西入口道路建设和安置工程已分别于2007年、2008年立项,但至今未能顺利开展工作,项目有关负责人提出这是由于个别拆迁户不配合所致。陈德荣听后诚恳地说:“老百姓是讲道理的,遇到问题首先要商量。拆迁安置是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统筹协调。我们要让老百姓认识到,拆迁是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整体环境提升了,个人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改善环境是好事,我们只要把好事做好,老百姓自然会满意。”

 

    “要把能办的先办,难办的做一次、两次工作不行,就做四次、五次、六次,开动脑筋,总能做好。”针对个别工程建设拖延缓慢,陈德荣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鼓足干劲、发扬韧劲,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和务实作风,依法依规解决难题,抓紧推进征地拆迁、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当一些单位在言辞间流露出畏难情绪,陈德荣直接说:“每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拔钉破难’就要从‘小钉子’拔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老百姓创造好环境、做好事。没什么难题能叫好事做不下去!”

 

    陈德荣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拆违力度,把拆违工作与城中村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结合起来,通过城中村改造,腾出新的土地用于改善环境;通过农房改造集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努力让农民进镇入城安居乐业。要把拆违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拆建结合、以拆促建、以建促拆,提升土地利用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把拆违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加快拆除违建的落后产能厂房,提升产业功能档次,按照现代化要求做好再次开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把拆违与绿化美化结合起来,做好游步道、公园等周边配套设施和植绿种绿的跟进,进一步提升城市档次,优化城市环境。

 

    陈金彪和副市长王祖焕,市政协副主席章方璋,市政府秘书长詹永枢一行首先来到学院东路七都大桥连接线工程现场,所涉及的大部分企业已经签订拆迁协议意向并完成场地腾空,但属地政府与少数企业的谈判,仍处在僵持阶段。陈金彪明确,市城投集团要加大资金调剂力度,以确保补偿落实到位;属地的滨江街道要加大与剩余企业的谈判力度,加快场地腾空,不给工程拖后腿。就工程施工范围内高压电缆、自来水管迁移等问题,陈金彪进行现场办公,一一给予协调解决。

 

    牛山北路改造提升工程,现阶段已签订临时协议的村集体用房和民房均已拆除,但仍有温州甜菊糖厂、市政工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沥青厂)等五家单位因未及时拆违完毕,严重阻碍了施工进度。陈金彪要求,这五家企业分别所属的市级单位,先予拆迁规划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再处理解决补偿安置问题。陈金彪一行还先后来到府东路北段安置房项目、“龟湖水乡”项目工程现场,实地办公、协调解决问题。

 

    在陈金彪一行督查杨府山市社会福利院、土地储备中心的违建拆违点时,现场都在边腾空、边拆除。位于黎明西路6号地块的土地储备中心拆违点,违建面积3102平方米,涉及汽车维修、汽车租赁、停车等7家承租户,其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定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拆违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违建拆除和现场垃圾清运工作;市社会福利院有关负责人承诺,将按照市督查组的限拆通知要求,在6月25日前完成拆除任务。对这两家公营单位违建自拆的积极表现,陈金彪予以肯定,他强调:“要不负人民重托,只争朝夕狠抓项目建设,共建幸福温州;不忘共建责任,积极主动推进拆违美化,共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