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报:过江通道建设者 除夕照常在施工

作者:新闻审核员 来源:温州瓯江通道建设有限公司 时间:2012-01-31

    1月22日,尽管是除夕,可走在瓯江过江通道的工地上,丝毫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北岸,工人们正在忙着给前一天才浇筑好的大桥第一个高架箱梁进行保养;南岸,钻井队员们围着打桩机为大桥浇筑桩基。“谁说我们工地没有年味?晚上在食堂就有了。”钻井队负责人易作鹏笑着告诉记者。

    果不其然,一走进工人们的生活区,过年的气氛即扑面而来。几个小伙子站在大门外张贴春联和“福”字,食堂里一大群人分成两组,正在说说笑笑地包饺子。“我们一个项目部有50多个人,要在除夕夜吃上饺子,按每人30个算,要包1500多个。”食堂管理员小宋说,工地的工人们很辛苦,常年在各地做工程,食堂在节假日时就是工人们聚餐的家了。

    小马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昨天才从山西过来,因为男朋友春节要在工地加班,没时间回去,她就赶过来了。“初五就回去了,姐姐要订婚。”小马一边帮忙包饺子一边说,和男朋友一年最多见两次面,平时只能打打电话,上网视频,“工作性质就这样,很苦,也没办法。”

    易作鹏是湖南人,今年42岁,从事工程行业12年,老婆孩子都在湖南,有6个月没见面了。“昨天刚和老婆通过电话,春节不能回家,老婆已经习惯了。”易作鹏说,为了赶进度,即使过年,他们也是早上6点半上班,晚上6点半下班。早上一碗鸡蛋面,中午四菜一汤,晚上和同事聚餐,“没有其他的娱乐了,晚上看会儿电视,就洗洗睡了。”

    因为阑尾炎手术两天前才出院的赵军,是工地上的驾驶员兼采购员,出了院没休息,直接跑来工地上工了。“钻机不停,车就不能停,要买材料、买配件,还要给工地的工人送午餐,根本就没时间休息。”伤口还没恢复好,1.8米多的男人,说话时还要略弯着腰,却开着车风风火火地忙碌开了。

 

    记者手记

    有一种温馨叫合家团圆,有一种期盼叫望眼欲穿。新年团圆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可对于工地上的工人们来说,团圆是一种奢望。记者统计过,留在工地上过年的工人约有150人,来自湖南、安徽、山东、四川、哈尔滨等地。他们选择留下来,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朴素的一句话:工程进度的需要。

    除夕当天,交投集团董事长黄溢勇带队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新年祝福。黄溢涌说,慰问品价值不高,但却是业主单位的一片心意,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工程才能早一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