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温州交通网建设为百姓出行“提速”
温州机场国际候机楼计划本月竣工,为机场口岸升级,开通国际航线奠定了硬件基础。与此同时,温州机场升级国际机场的审批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变化的不仅仅是机场,未来五年,温州各种交通方式都将有重大发展举措。仔细解读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不难发现,未来五年,温州将要构建的大交通体系:全面加强航空、水路、公路、铁路、轨道、管道交通运输建设,基本确立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联动中西部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加快构筑“井”字形对外综合性通道,即横向的沿瓯江沿线通道和沿飞云江南侧东西向通道,纵向的沿楠溪江跨瓯江连绕城高速西线或104国道西过境通道和沿海通道,在纵横交汇地区设置内外连接综合换乘枢纽,通过内部快速连接线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随着沪杭高铁的开通,人们断言:“交通的日益便利,让上海有了西湖,杭州有了外滩。”而温州未来五年的交通发展蓝图,也一样令人遐想。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十二五”温州交通发展,将为市民创造更高效便捷的对外、对内交通环境,改变市民出行步履,释放温州人驿动的心。并且,完善的交通网络,也可活跃温州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乃至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助推温州经济发展提速。
公路
打造城市主中心“半小时”交通圈
规划纲要摘要
大都市交通圈建设,打造“一刻钟”都市高速公路网,打造“半小时”主中心快捷交通圈,打造“一小时”市域快速交通圈。
纲要解读
“十一五”期间,温州公路网络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不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温州路网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市区道路交通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演变成了交通拥堵的城市病。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温州交通现状和问题,我市未来五年在大都市交通圈建设上,将分三块进行打造:
打造“一刻钟”都市高速公路网。以都市区内任何地点15分钟上高速和市域县县通高速为目标,加快建设“两纵两横三连一绕”高速公路,至“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骨干网。“两纵”:甬台温高速及复线,“两横”:金丽温、龙丽温高速;“三连”:诸永高速、龙丽温泰顺支线和洞头疏港高速;“一绕”:绕城高速公路。到2015年,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绕城高速北线二期和西线,开工建设龙丽温高速及泰顺支线,预留洞头疏港高速规划线位,高速公路累计通车总里程新增225公里,达到540公里,大都市新增17处高速出入口。
打造“半小时”主中心快捷交通圈。以大都市主中心各组团间30分钟到达目的地为目标,加快组团间和组团内干线公路通道建设,加快完善西部交通网等重点区域道路,贯通断头路、拓宽卡口路、增建效益路、建设高架路,形成主中心“五纵六横”的快速路网络格局。五纵:104国道西过境公路、三桥路及其延长段、老104国道、温瑞大道、滨海大道;六横:223省道永嘉乐清段(现104国道永嘉乐清段及连接大门岛段)、机场路-锦绣路-瞿溪、瓯海大道、330国道东延-状元岙港、瑞安瑞枫公路-龙湾海城公路、56省道及其延伸线。
打造“一小时”市域快速交通圈。以大都市内任意两点60分钟可达为目标,以加强东西向连接通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沿海快速通道与西部路网的互连互通。通过绕城高速、国省道、重要区域道路、城市快速路,加强中心、副中心、组团中心以及主要物流园区的交通联系。国省道干线全面改善,加快104国道、330国道及8条省道的改扩建。重点建设104国道西过境公路、77省道延伸疏港公路,新建41省道复线作为市域北部重要通道和连接楠溪江、雁荡山等景区的重要通景公路,建成雁楠公路,新建57省道平阳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公路,贯通滨海大道(南金公路),实施文成大峃至瑞安马屿56省道一级改造,启动永瑞公路永嘉桥下至巽宅段、瓯海段、瑞安段和青文泰公路建设。
港口
港口跨向“亿吨大港”行列
规划纲要摘要
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整合港湾资源,促进港城互动,加快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温州港,发展成为大宗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国家重要枢纽港。
纲要解读
“十一五”时期,我市明确港航发展方向,实施“一港七区”新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完成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13亿元,新增泊位34个,其中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
市港航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贾焕翔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全面推进“温州大港”建设工程和“港航强市”战略实施。规划投资百亿元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新建深水泊位15个以上,新增吞吐能力4500万吨以上;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跨入“亿吨大港、百万标箱”行列,提升全国主枢纽港地位;发展航运服务业,提升船舶制造业,水运运力达到200万吨;巩固发展温州—台湾海上直航集装箱班轮、苍南霞关对台小额贸易航线,开辟集装箱国际航线。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计划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62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6万标箱;运力规模达到100万吨。
轨道交通
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纲要摘要
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构筑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纲要解读
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这是多少温州市民梦寐以求之事,也是解决温州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一剂“良药”。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我市首先启动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利用既有金温铁路城区段廊道建设铁路温州南至瓯江口市域轨道交通线,2013年底前建成投用,开工建设铁路温州站和乐清分别至瑞安的市域轨道交通线。同时,争取开工建设铁路温州南至乐清、中国鞋都至永强机场、铁路温州站至黄田等城市轨道交通线。
市域轨道交通,主要满足大都市核心区内各主要组团间轨道交通出行1小时以内的要求。旅行时速达60至70公里。它可拉开温州都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满足市区边缘到核心区旅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在市区段旅行时速35至40公里,在外围区段旅行速度更高。它主要承担中心城内部公共交通骨干联动功能,并兼顾与近郊组团区间的联系,平均站间距1.5至2公里,对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铁路
高速铁路通往中西部城市
规划纲要摘要
以铁路西进为重点,加快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完成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成为浙江省主要铁路枢纽之一,到2015年,铁路总里程在270公里以上,其中电气化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90公里。抓紧谋划建设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和货运专线,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联系,提高温州辐射力。
纲要解读
“十一五”期间,我市铁路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铁路总投资额达到130亿元以上。目前,温州地区开通运营铁路有:2009年建成通车的国家I级铁路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和1998年建成通车的地方I级铁路金温铁路。到2009底温州铁路总里程220公里,其中甬台温铁路温州段95公里,温福铁路温州段69公里,金温铁路温州段56公里。
金温铁路贯穿浙江省西南部地区,是我市通往浙西及国家中西部城市的铁路动脉。不过,金温线建设标准低,客车平均旅行时速49.8至52.3公里,金华与温州间平均旅行时间4.9小时,且线路运输能力趋于饱和,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市发改委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开工,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投运。该工程全长188.812公里,总投资约179.7亿元,为双线电气化国家Ⅰ级铁路,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规划输送能力为日运行动车组列车69对、年货运1500万吨。预计通车后温州到金华动车行程只需一个小时,到杭州只需两个半小时。
正在进行的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对于温州的发展和温州人的出行,将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改造后的铁路设计时速是原来的4倍,其大幅提速,让市民在前往中、西部省份城市时,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约时间;其次,扩能改造后的金温铁路将连接杭(州)长(沙)高铁,使温州与国家高速铁路网的连接更紧密,并将有效地拓展温州铁路网的纵深;第三,新铁路比老铁路运能大幅提高,有利于缓解我市铁路运输压力。此外,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这条铁路将打通乐清湾港区后方集疏运通道,促进温州港口发展。有关部门正在设计方案,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或许到那时,春运一票难求的局面会有所改变。
民航
建成现代化国际机场
规划纲要摘要
完成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提升为4E级,新建航站区,积极开辟地区和国际航线,扩大航运货物储运仓库,力争旅客年吞吐量翻一番,突破1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5万吨,建成现代化国际机场,强化浙南闽北航空主枢纽地位。
纲要解读
2010年,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场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状态,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温州机场的快速发展。
温州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苏友灿说,温州机场是全国500万人次吞吐量以上机场中唯一没有平行滑行道、唯一不是国际机场、唯一没有驻场航空公司的机场。今年1月19日,温州民企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了434头奶牛,通过空运抵达中国,却不能直接在温州落地,而要到宁波周转,再用大卡车拉回温州。原因就是温州没有国际机场,而且跑道也无法承担波音747大型飞机起降。因此,“十二五”期间,温州机场扩建必须全面提速。
按照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温州机场将发展成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民用航空大型机场: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年均分别递增13.4%和24.6%;实现机场持续安全运行,成为华东地区安全管理先进机场,安全管理走在全国同类机场前列;大量引进宽体客机,初步形成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以及欧美在内的跨洲际国际航线网络,建成现代化国际机场。
今年着重抓好安全、建设、经营、服务、管理、党建等工作。全面实施“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确保3月份完成国际厅改造工程,6月份新航站区开工建设,7月份喜来登酒店正式对外营业,12月份飞行区完成新建跑道的基础处理和大部分土方工程。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推进国航设立温州基地公司等事宜,吸引东航等航空公司在温增加停场过夜飞机,加大对温州航空市场的运力投放,推进温州基地建设。加快航空口岸建设,积极引进境外航空公司,加密港澳航班和开通国际航线。增开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的长距离航线,推出温沪城际快线产品,落实与东航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天保持10个以上快线航班。 (摘自2011-4-14《温州日报》记者林乃鹏 郭静 张张 陈丛跃)